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副眼镜值多少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4:44 山西日报

  又到暑天,阳光逼人。走在大街上,戴副太阳镜,看上去真的很美,这让不少近视眼、老花眼患者看着眼馋。其实,改革开放以来,眼镜与人们的关系已经是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对近视眼、老花眼患者而言,一副合适的眼镜确实是至关重要。然而,你知道一副眼镜究竟值多少钱吗?你对眼镜的质量能有多少了解呢?7月上旬,记者跟随晋城市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执法人员,对晋城市区的所有眼镜店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眼镜市场的利润高达几十倍,同时,在眼镜暴利的背后,质量问题也不容乐观,近几年来,眼镜产品的监督抽查
合格率仅在60%左右。

  镜头一:“忽悠”顾客以假充真

  在一家眼镜店内,售货员正在向一位准备配近视镜的顾客热情地介绍着“记忆钛、钛镍合金、全塑板材、折射率、色散值、防水防雾、防辐射、防紫外线、非球性镜片”等一大筐专业术语,而站在旁边的顾客却是一脸茫然。当执法人员询问什么是“记忆钛”时,售货员将一副据称是“记忆钛”制成的镜腿弯成圆形,并回答说:“你看,这些镜腿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有记忆的特性。”执法人员当即依照一款标价3200元的英国进口镜架合格证上标注的电话号码拨过去,听到的回答却是:“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执法人员在对镜片进行检查时发现,目前市场上有40%的生产厂家未取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据了解,由于眼镜产品专业性相对较强,消费者自身对眼镜质地、原料构成甚至产品商标都很难做出准确判断,选购时只好任售货员“摆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这些“记忆钛”镜架是什么品牌,价格都在400元以上。不同的眼镜店差价很大,大型店可以卖到800元。实际上,现在市场上的进口配件,多半是国内企业用相似或者相同材质生产,然后贴上知名进口品牌的标签批发的。商家低价进货,然后按照进口产品的高价售出。以镜片为例,国产镜片与日本、韩国镜片和欧美镜片属于三种档次。很多商家将普通国产镜片当作进口镜片销售,但实质上目前市场上70%的所谓进口镜片都是国产的。不仅是消费者,就连有些商家也难以从产品本身鉴别是否为进口的正品。

  镜头二:牟取暴利漫天开价

  晋城市区的新市街、南环街、大十字、小十字等街道,是眼镜店比较集中的地方,约有10多家。检查时发现,几乎所有的眼镜店都存在高、中、低档各种不同价位的眼镜。在一家眼镜店里,有售价低至10元以下的老花眼镜,也有售价高达千元的太阳镜或金属眼镜。现在比较流行的树脂镜片,其价格差距竟达600元左右。在新市街一家眼镜店内,一副树脂镀膜镜片,店主开价就要840元,并称这是进口的,质量非常好。但就在不远处的另一家眼镜店内,同样的一副镜片售价仅140元。这样捉摸不定的价格让消费者最犯迷糊。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加膜的玻璃镜片出厂价不过8元,市场上却可以卖到200元以上;成本价30元的高镍合金镜架,张口就要价500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镜架材料中,钛属于比较高档的材料,正规厂商出厂时卖140元左右,而市场零售价至少在500到600元;高镍属于中高档材料,正规厂商卖60元,市场零售价却在200元以上;不锈钢、黄铜、白铜等是低档材料,正规厂商批发价是4到10元,零售市场却可以卖到几十元。在镜片材料中,一般的玻璃白片进价只要3到9元,如果是不合格产品还不到1元;加膜的玻璃镜片进价大概是10到20元,市场上一般要卖到15至160元;树脂镜片利润更高,一般进价为15到30元,在零售中却可以卖到80至600元;即使是进口树脂镜片,某款日本产1.56折光率的钻石级加硬防划树脂镜片,批发价也不过100元左右,但市场售价却要800至1000元。

  镜头三:无证验光有证挂名

  当执法人员在对一家眼镜店进行检查时,有一位顾客正在验光,整个过程不过5分钟。执法人员当即要求“验光师”提供资格证,“验光师”先说是放在家里没带,后又说是刚培训了,还未领到证书。这时,店主拿出一张中级验光员资格证的复印件,当检查人员要求见本人时,店主则再三推托。执法人员介绍说,以前选配眼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镜片质量和装配各占一半,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大量应用,眼镜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现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装配和验光环节。按照配装眼镜国家标准的规定,仅仅是验光就需要半个小时时间,样品试镜则需要15分钟;从今年5月1日起,眼镜验光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达标,且持证上岗;眼镜店还要设立专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隐形眼镜配戴室,并配备消毒设施。事实上,眼镜配件从生产出来到卖给消费者,加价最多的是眼镜零售商,可以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不过,对于普遍流传的“暴利说”,商家们却也在叫冤。他们认为暴利的说法混淆了眼镜业的成本,把出厂价等同于成本价,成本应该包括进货成本和销售成本,眼镜零售业恰恰是“半医半商,三分眼镜,七分费用”,高毛利不等于高利润。一位多年经营眼镜业的零售商告诉记者,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月租金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加上水电费、税收、设备折旧等,每天的费用在500元以上。不少商铺每天只卖2至3副眼镜,别说“暴利”,连微利都不容易,不少眼镜店都倒闭了。卖眼镜究竟赚不赚钱,恐怕只有商家知道。但古人说得好,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记者这里只能提醒广大消费者,今后在买眼镜时,一定要多学点这方面的常识,以免花了冤枉钱。本报记者郭丹 本报通讯员范军良(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