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首都青年博士在晋献计献策:2005年青年博士服务周座谈会发言摘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4:48 山西日报

  编者按

  7月11日至15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团省委组织举办了“山西省2005年青年博士服务周”活动。期间,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32名博士、硕士,深入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等院校、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开展技术咨询和合作交流。通过实地考察、项目调研、洽谈交流和技术指导,取得了良
好的成效。7月14日,在服务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召开了座谈会,参加服务团的专家、学者就我省主导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等畅谈体会、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下面是这次座谈会的发言摘编,以飨读者。

  魅力三晋———吸引人才的创业乐土

  在没来山西以前,好多青年博士对山西并不太了解,在印象中山西只是中国的煤炭基地,对山西的了解仅限于五台山、平遥古城。但是服务一周过后,大家认为山西真的变了,对山西的认识变了。曾经在山西工作过6年的中科院电子所的汪祖民说:“总结这6年和这一个星期的感受,我觉得山西的变化非常大,山西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太原对年轻人有一定的诱惑力,我希望毕业后来山西创业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石新明说:这次山西之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们深受感动。这种重视不只是组织上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重视,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观与人才观。山西正在紧紧抓住“中部崛起”这一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三张自己的名片,即能源山西、工业山西、文化山西这三张名片。山西正在全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通过人才环境的改善,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发展新战略。

  柔性引才———人才工作的突破口

  2003年以来,柔性引才思路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山西特色,符合人才市场化运作的客观规律,使山西高层次人才流入流出比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顺差,由原来的1∶4转变为2∶1。“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交流中,双方在10多个项目中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青年博士团服务周在青年博士和政府部门、企业、医疗卫生等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技术合作、人才对接的三个平台。

  人才、技术、项目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人才流动方式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赵和山说:“山西、太原、太钢向我们展示了巨大的吸引力,这里有我们的创业舞台和事业空间,能与我们所学的专业和研究领域进行很好的合作,我们一定会选择山西、选择太原、选择太钢,中科院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和太钢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陈宁在考察了山医大二院后说:希望双方能够在肝移植领域进行长期技术合作。我们可以出病源、出肝源、出技术,也可派人来。

  长效机制———产学研结合的根本保证

  中部崛起,山西面临着新的发展战略机遇,博士们就此建言献策:企业要和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全省上下要建立长效的吸引人才机制;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出色的企业家人才队伍。

  企业和院校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青年博士石新明指出:山西正在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之路,在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延伸空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是必然趋势。“企校合作,双方都是受益者。”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薛济来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他说,这次来山西了解到山西资源很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还有能源,这是我所从事的学科所关注的。我们可以利用资源来做些事,用山西资源发展的需求推动我们学科的发展。

  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发挥山西优势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博士生杨士伟说: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山西现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山西省在钢铁和能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现在随着器官移植和一些内植物技术的开展,很多东西需要不锈钢材料和特殊合金材料,这些产品在医学领域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果这两方面的优势相互结合,可就生物材料开发上探索一条路子。参会的山医大二院代表表示赞同:山西也需要开发这些新的生物材料,太钢有很多优秀的不锈钢,但是做不出内植物生物材料,因为只有医学和工程学加起来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我们希望在座的搞生物材料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博士,与我们一起合作,一起攻关。

  现代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作为管理专业人才,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硕博连读生汪淼重点提出了我省企业在管理上的一些困惑和症结。她说:我是搞管理的,这次调研中,我发现山西好多大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管理上出现许多共性难题。比如有的企业集团处于非常好的上升趋势,但在企业运营、管理以及技术层面存在一些问题,有母公司与子公司如何分权、集权的具体问题;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融资、如何解决资本积累等等。由此,如何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梧桐凤凰———双赢互利的有机结合

  一周的时间太短,对接单位说:“真遗憾,不能把你们留下来牎”博士们说:“时间太有限了,我们还想再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一周的时间也很长,一个高层次人才对接的绿色通道已经建立。博导薛济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应该还有后续的活动来巩固我们建立的联系。”用人单位说:“山西特别需要你们,可以随时来,随时办手续。”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薛济来在座谈会上说:经常看到“开放的山西呼唤人才,发展的山西渴望人才,崛起的山西亟待人才”。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有感触,想对应这样三句话:“人才向往发展的山西,人才奔向开放的山西,人才成就崛起的山西。”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杨仁福博士说:这次活动对山西省是一次很好的宣传,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院省结合模式,大家互惠互利。“一次山西行、一生三晋情”,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宣传山西,一定把我们的智囊团介绍来山西服务。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邢燕芬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问题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素质·环境”计划,全面加强素质提升、机制创新、市场培育、人才集聚和环境建设五大工程建设。先后颁布了《山西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出台了《山西省引进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制定了《深化职称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在日益增强。这次活动中,博士们对山西创业服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应该看到,一名专家、一个博士,代表着包括其导师、同事、同学在内的一个优秀人才群体。来自国家重点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博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水平。举办服务周活动,就是要发挥首都这些专家、博士学术领先、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与北京搭建起一个人才、智力、科技交流的新平台,畅通高层次人才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绿色通道”。举办“青年博士服务周”活动,是我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所做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和“素质·环境”计划的一项大胆创新。(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