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橙色警报下的火热生活 柳州昨出现今年最高温38℃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7:08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黎静 岑琴 钟华 何继权

  市民苦熬今年最高温

  7月18日,柳州市手机用户收到的气象短信中,首次出现“橙色高温预警信号”的字眼。昨日下午4时许,该市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38℃。高温下,柳州人的生活、工作状
态如何?市民的防暑降温措施如何?昨日下午,今报记者开摩托车冒着酷暑沿街走访,记录了龙城人在“橙色警报”下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峰期路面车稀

  鹧鸪江十字路口,是柳州市出柳城县、鹿寨县的主要通道,每天车流熙熙攘攘。昨日下午3时,记者戴着墨镜、穿着长衣长裤,“全副武装”骑上摩托车朝该路段前行时,发现此时虽然是下午上班高峰期,但路面车辆稀少。街道上的行人也是三三两两,平日里在大太阳下都不肯戴帽和打伞的男人们,也大大方方地打出了花伞。而那些以前喜欢蹲在该路口人行走道上的外来人员,很多人赤着上身,无精打采地坐在路边。

  空调之下急摇扇

  下午2时许,在柳州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金属、地砖反射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广场上只能见到几个匆匆走过的行人。女士们几乎都打着太阳伞,没有带伞的都将随身携带的挎包举在额前,遮挡阳光。一个没有带任何遮阳装备的少女,走过一片树荫后,加快了脚步,快步赶到另一片树荫下,又放缓了脚步。在广场西南角的一片林荫草坪上,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将整块草地烤得热烘烘的,偶尔吹过一阵风,也是热呼呼的。两名男青年本想坐在石凳上乘凉,可屁股刚粘石凳就站起来走了,估计是石凳太热。记者一路走到“五角星”一带,沿途见到供水大厦的保安提着一袋冰镇豆奶,一边喝一边注视着周围的情况,另一位在解放南路东都商场旁的保安则端着一杯奶茶。沿途的饮品销售点前,顾客都排起了长队。中山中路步行街仅有的几棵树下都有骑自行车的人停靠休息,卖报的在树下叫卖,收废旧的在树下歇一歇,抽支烟。走进五角星一带的几家商场,强劲的中央空调送来习习凉风。可是,在五星商厦和工贸商场内,记者都看到有售货员急摇折扇,希望能更凉爽一些。整个下午,记者在柳州市内的各主干道上,看到了穿戴各异的摩托车手。有戴着草帽开车的,有穿背心的、有穿泳装准备去游泳的,更有人打着赤膊驾驶摩托。

  大街四处见“蹭凉”

  下午2时,记者开摩托车前往鱼峰路,路面经过太阳强光曝晒,车子经过之处,扑面而来的全是滚滚热浪,逼得人呼吸困难。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像是被火烧一样难受。来到柳州市鱼峰山商业城外,记者原本想找一处有空调的凉快凉快。谁知走入一银行内,却发现里面除了营业员和保安外,空无一人。原来,银行大厅内并没有冷气开放。在与之相隔不远处的另一家银行内,因为开着空调,便显得热闹许多,甚至连门口处,也有不少市民占据风口,享受片刻清凉。记者在该银行内坐了一会,发现不少过路市民都趁机入内歇脚。透过银行的玻璃门,记者看到对面鱼峰山脚下的劳务市场人迹稀少,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原来在汽车总站旁人行道上形成的“擦鞋一条街”,也已分散各阴凉处“打游击”。在汽车总站外记者发现,为了揽客,“摩的”司机打起了阳伞,和在门前维持停车秩序的工作人员一样,成了“打伞一族”。

  老人酷热频中暑

  昨日晚上10时许,记者从柳州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当日,该中心共接到因中暑打来的求救电话21个,中暑者当中大部分为老人,症状表现为昏迷、发热。医护人员再次提醒市民,在高温天气中,应该注意防暑降温,特别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孩子。

  38℃!高温直逼历史纪录

  昨日下午1时50分,记者来到柳州气象台。自动气象站监测的数据显示,下午1时25分监测的最高地面(松软泥地)直射温度是58.8℃,此时用于观测气温的百叶箱温度在36℃左右。按预测,当天的37℃高温可能在下午3时出现,但到了下午2时8分,自动气象站滥测到的数据显示,温度已达到37℃。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到下午4时9分,检测数据显示的最高气温达到38℃,之后气温开始渐渐回落。据统计,37℃以上的高温持续了3个多小时。据气象专家介绍,柳州市地形、地貌对气温影响不大,影响该市出现高温天气的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偏北下沉气流。每年6月到9月,是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偏北下沉气流出现较为频繁的时段,这个时段因而最易出现高温天气。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上最高温度的记录是39.2℃,1953年8月13日和1958年8月13日都曾出现过。近几年来,该市的高温都在38℃左右徘徊,没有超过历史最高温度记录。当天下午4时许,柳州气象台再次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向社会发布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的“橙色高温预警信号”。根据最新气象信息分析,7月21日该市将会出现降水天气,此次“橙色高温”过程随之结束。根据《气象法》,2004年8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其中规定了台风、暴雨、高温等11种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但由于各地气象条件不同,柳州市将根据当地有影响的气象条件,在该办法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调整,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气象预警办法,预计在7月下旬向全面社会公布。

  “橙色高温”注意防暑避灾

  柳州气象台专家向记者介绍了高温致灾的原因与危害。高温致灾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对人体而言,人体内的温度是恒温的,正常情况在37℃左右。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比较困难,只能以出汗的方式散热,而汗液中有大量的钠、钾、氨基酸、氮等营养素,出汗多会引起体力下降,热量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中暑、中风等种种疾病与不适会伴随而来,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其二,对植物而言,由于空气中的蒸腾作用,植物在高温环境中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枯死。其三,对城市而言,在同一天气系统影响下,城市高温要比农村严重,这是由于“热岛效应”的缘故。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柏油马路等“水泥森林”,经太阳照射和反复折射,温度很快升高并不易失散,使气温不断攀升。再有,大量的人口和每日川流不息的车辆排放的尾气、废气以及空调排放的热量等因素,导致城市的气温远比郊区高。从卫星云图上看,相对周边的农村,城市就像一座发热的岛屿,这就是所谓的“热岛效应”。高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是很明显的。首先,高温环境会使人生理、心理产生不适应。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称为持续高温,对人体尤其不利。研究表明,当气温高于36℃、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中暑人数便会显著增加。同时,高温对于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也极其不利,由此导致各类事故相对增多,死亡率提高,甚至犯罪率也会上升。高温酷暑较易引发交通事故。气温高时,汽车的散热慢,水箱的温度常常因为居高不降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使得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高温也易使汽车部件膨胀变形,加速部件磨损甚至烧坏机件。同时公路路面温度要比气温高得多,汽车轮胎因此受热,易引发爆胎。高温环境中驾驶员容易困倦疲劳,精力不集中,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持续高温将使水电用量急剧增加,很多地区会出现低电和断电,引发水电事故。高温对农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会造成粮食歉收,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减产,从而影响到经济领域。(来源:新桂网-南国今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