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临潼先民黄土烧陶骨锥补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51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出土的红色陶片上的黑色植物纹打磨光滑、颜色晶莹的骨锥出土的石刀,刀刃被打磨得光滑。(记者原建军实习生姚远刘群摄)

  本报讯(记者原建军实习生姚远刘群)4000多年前,在临潼区的零口河和戏水河之间的二级台地上,生活着一群原始先民,他们建造白灰面的房屋,在当地凿土建造陶窑,采黄土烧制各种彩陶,用石制纺轮纺织麻纱,磨骨锥缝补衣裳……这就是刚刚考古清理完毕的临
潼北牛村大型史前人类遗址给专家学者们所呈现的“远景”。

  房址下叠压三层白灰面

  整个遗址有20万平方米,但经过自然和人为破坏,如今只剩下了10万平方米。省考古所在临潼区文管会的协助下,于5月至6月在该遗址上开挖了一条30米×2米的探沟,发现六七处房基,2处陶窖,2处窖穴,还有多处灰坑,大部分形状较散乱,有的呈不规则的锅底形。其中的一处房基,有三层白灰面,第一层距现今地面64厘米,以下每层相隔大约20厘米;第一层白灰面呈圆形,第二层、第三层白灰面呈方形,但其角仍为圆形;三层白灰面说明了该处遗址曾经三次建造房屋。在一些房基的门道后有灶坑,其直径达100厘米至150厘米。陶窖比较完整,从其基址中可以看到有火道、火塘、窖室部分。

  彩陶上有黑色的植物纹

  昨日,省考古研究所与临潼文管会对北牛村遗址文物的清理也接近尾声。主持本次考古的省考古研究所隋唐室副研究员孙铁生告诉记者,遗物破损较多,保存完整的只有少数陶杯、石刀、石斧、骨铲、骨锥。少量的彩陶也保留完整,彩陶上画有黑色的植物纹。彩陶中的红陶数量略大于灰陶,据此文化现象,初步判定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晚期文化,距今有4000余年的历史。在文物修复库房里,孙铁生还向记者展示了部分遗物,其中有鬲、纺轮、玉铲、石饰等。

  关中原始部落星罗棋布

  孙铁山说,北牛村遗址只是关中众多原始人类部落生存的地点之一。临潼文管会考古专家杜应文说,沿着零口河、戏水河东西走向二级台地上,在临潼一带就分布着北牛村遗址、零口遗址、西段遗址、崖赵遗址、南罗遗址等史前人类遗址。这些遗址有力地说明了关中平原在4000年前是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河流密布、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气候湿润,所以原始人最终在此繁衍壮大成了周人、秦人,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本原文化。然而,古代焚毁式的战争和掠夺式的开垦,再加上无数大天灾,使得关中平原环境在进入封建社会中期后渐渐退化,唐朝后更是一落千丈,这些变化是导致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南迁的原因之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