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这样开始了知青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1:18 宁夏日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1700万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城市里的青年纷纷来到农村。知青的生活是艰苦的,结下的情谊却是真挚的;知青的经历是苦涩的,却也是宝贵的。本报刊登回忆知青岁月的文章,不是为了歌颂那段历史,而是要给经历了那段青春岁月、如今已年过半百的人们一个倾诉、回忆和互相问候的机会。

  1966年1月,在银川市东方红剧院连续召开了几场银川下乡知青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六
盘山区集体落户的七八十位知青代表,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他们在黄峁山劳动、生活的经历和思想感受;他们的父母也光荣地走上台,表达了支持儿女到山区安家落户的态度和对儿女们的期望。散会后,很多青年热情地围着这些晒得黝黑的知青代表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

  我那时不满17岁,对这次报告会的印象非常深刻,加上看了电影《军垦战歌》,更是对下乡充满向往。那时的年轻人喜欢军队生活,尽管在军垦农场开荒种地吃苦流汗,但只要能沾上解放军的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往后的几天里,大家踊跃地到街道办事处报名———下乡到六盘山区的黄峁山!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批准下乡的正式通知书。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同伙伴们到安置办公室办理了相关手续,领到了一身蓝色学生服和被褥,等春节过后就出发。

  1966年2月26日上午8点,我肩背黄挎包、胸戴大红花,在母亲、弟弟妹妹和街道居委会干部们的簇拥下,朝集合地点———位于银川市解放西街的百货大楼赶去(这是当时银川唯一一座新建的商业大楼)。当我们赶到时,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歌声嘹亮了。原来,上千人聚集在那里,要为我们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那场面轰动了银川城,也让地图上找不到的黄峁山家喻户晓。

  当银川市市长代月出现在人群中时,很多下乡青年涌上前去,纷纷拿出日记本,请市长签字留念。我也掏出随身带的红色日记本,挤了进去。市长为我写下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8个大字,我兴奋地举着日记本,被羡慕我的伙伴们围住。

  在代月市长的一番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的告别讲话之后,下乡青年们排成了6人一排的大纵队,在锣鼓鞭炮声中,在欢送人群的簇拥下,光荣地走向南门汽车站。南门汽车站,有10多辆披彩挂花的大轿车和无数等候送别的亲人们。此时此刻,无论是要离开的还是来送别的人们,心情一下坠入伤感的氛围中,眼泪从反复叮咛的母亲眼中溢出……

  当汽车一辆辆缓慢启动,远离无数张泣泪的面孔和依依不舍的手臂,开出二道城门时,我身后的几名女青年抱头“呜呜”大哭起来。一路上,我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呆呆地看着窗外沉闷的田野,刚才母亲和妹妹以及很多人的面容、背影,像一幕幕电影镜头出现在我眼前,但转瞬即逝,怎么也停不住,就像车窗外不断闪过的田野。车内的气氛沉闷,大家好像要睡着了,只有那高一阵低一阵的汽车发动机声在轰鸣作响,要不是它时时提醒,我恐怕不知道身处何方。

  “大家唱一首歌吧!提提精神。”坐在车头一侧的领队胖大姐,操着陕北口音的普通话笑盈盈地说道,并站起身来领唱:“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胖大姐30多岁,是街道办事处干部,负责我们街道几十名下乡青年路途中的思想安抚工作。她热情爽朗、憨厚朴实,颇具组织能力。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她早已和大家打成一片,尤其是那些女青年们,非常喜欢她。

  第二天下午,我们这支满载热血青年的车队,终于颠簸在黄土高原上。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即将面对的,将是荒芜人烟、条件极为艰苦的世界。“黄峁山荒凉,不长茅草不长粮,没有人烟只有狼”的传说,在每个人脑海中回响,大家再一次陷入迷茫,连胖大姐也默默无语。

  两个小时过后,车队翻过了最后一座山,一路下坡,直奔群山环抱的固原山城,大家的情绪再次兴奋起来……

  我们在固原招待所休整了3天。这3天里我们又接受了动员,主要是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再认识:坚定信心,排除杂念,整顿纪律。按照部队的建制,我们加上黄峁山原有的几十名下乡青年共360多名,划编为9个排,每个排下设3个班,我被编在男1排2班。一切安排就绪后,大家便抽空给家中写信———头一次以全新的视角、成熟的姿态、亲切的称呼,告慰亲人也告慰自己:“一切都很好,勿念!”

  1966年2月的最后一天上午,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由山城固原的城西向城南进发。这是一支身着蓝色学生服的队伍,队伍排头是英姿飒爽的女青年,后面是精神昂扬的男青年。他们迈着整齐豪迈的步伐前行,仿佛是在接受盛大的军事检阅。我们就是这样离开了银川,走出了固原城,跨过了南河滩大桥,登上了梦幻萦绕的黄峁山,开始了我们的青春岁月。(作者单位:银川市燃料总公司)(孙永保)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