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当好服务“三农”主力军——写在省农信联社成立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2:55 山西日报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省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和全国一样,资金组织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不良贷款较多,经济效益低下,既没有在服务“三农”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有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月30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农信社改革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然而,在农村信用社近六十年的历程中,管理体制几经变更,长期积淀了许多问题,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管理薄弱、资产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有着极大的差距,与“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很不适应。对山西而言,“三农”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在全省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贫困地区如果不能够尽快脱贫致富,山西的小康建设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再加上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和县以下行政区域大量退出,使农民们在贷款问题上更是举步维艰,发展“三农”遭遇的瓶颈越来越多。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在支持“三农”上做好文章,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就无法加快。因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如何确保农信社资金

  我省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已于去年年底基本完成,增资扩股工作依法合规稳步推进,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支农服务力度继续加大,赢利水平大幅提高,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到3月20日,113家市、县(市、区)联社自愿认购的股金已全部划入指定账户,共募集股金2630万元。各社员社入股股金最高50万元,最低10万元。截至5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股金余额已达62.4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7日批准在我省农村信用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额度53.87亿元,此后,又为6个贫困县增发央行票据634万元,两项共计54.504亿元。目前,专项票据已经发行了两期,75家,共计38.64亿元。但是,人民银行的资金支持不是无偿划拨,而是通过专项票据的方式给农村信用社提供一个有条件的“期权”,谁先达到标准谁先享受扶持政策,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贷款都要由市场说话。因此,确保增资扩股的合规性及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对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人民银行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在向股东宣传盈利分红前景及可得到优惠服务的同时,必须客观披露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股东做出必要的风险提示;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盈利状况,对股东分配红利,但不得承诺固定回报;地方政府为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对股东进行补贴的,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并明确规定所需补贴资金从当地政府预算中列支;对当年盈利但存在历年亏损挂账的农村信用社,在分红之前要落实弥补亏损的具体措施,坚持盈利的绝大部分用于弥补历年亏损挂账;农村信用社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资格股退股的规定,当年发生经营亏损及资本充足率未达到要求的,不得对资格股股东办理退股;依法合规处置不良贷款,防止资本充足率虚增,以物抵贷方式收回的不良贷款,要出具法定评估机构的价值评估证明,加大处置变现的力度,确保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

  做支持“三农”的主力军

  解决“三农”问题,在金融服务上农村信用社是主渠道。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必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最终目的是要加强和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具有就近、小额、分散、信用的特点,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信用社可能会由社变成行,但根植于“三农”的基础不会变,服务于“三农”的使命不会变。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要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放力度,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村的金融纽带作用。要合理把握贷款投向,克服垒大户倾向。要进一步加强信用社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建设工作,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确保社员享有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确保支农信用贷款便民利民,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本报记者杨继红(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