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汕头市宣传、新闻骨干培训班学员代表发言摘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11:37 大华网-汕头日报

  创造性做好市委重大命题的宣传报道

  汕头日报编辑部洪悦浩

  创造性做好市委重大命题的宣传报道是市委书记林木声向新闻单位提出的一个课题。

  一、做好市委重大命题的宣传报道是机关报的职责,更是机关报的生命和优势所在。市委重大命题是市委对全局或某一重大事项的部署。新闻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既有统一认识,形成氛围;也有推动工作,加温鼓劲;还有涉及群众不理解,需要解疑释惑。汕头日报定位是主流的政经大报,把主流新闻做足,权威性就形成了。

  二、成功做好市委重大命题宣传报道的三个体会:前提是对市委意图的准确把握;功夫是精心做好报道的策划;实效是体现“三贴近”的报道形式。市委机关报要当好市委决策前的参谋,决策后的助手,就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形势大局,准确地把握市委的意图。不管是可预见性或不可预见性的重大事情,汕头日报编辑部做到领导靠前指挥,编辑部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搞策划。几乎每次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汕头日报都组织了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或时评。“高度”和“贴近”并不矛盾。在学习贯彻张德江同志考察汕头重要讲话精神的报道中,总编辑带领中层干部和编辑记者到最基层的地方去采风,每篇报道都经过精雕细琢,并刊发总编辑手记,揭示本质,画龙点睛,对其它地方起到借鉴作用。

  三、严格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机关报采访队伍,为完成市委重大命题宣传报道提供组织保障。

  为读者奉献更多精品

  汕头特区晚报编辑部张义忠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奉献给读者的必须是精品,只有精品才有可读性,才有感染力,才拥有读者。

  所谓“精”,就在于一要准;二要深;三要新。

  准就是准确。在采写稿件或处理来稿时,只要时间许可,我总要反复推敲,务使稿件符合客观实际,使标题准确生动地反映稿件的内容,丝毫不草率从事。例如我采写的《浪花里飞出欢快的歌———驻汕海军东莞舰南沙巡航记》(获省新闻奖二等奖)、《鸳鸯双双至红杏出墙来———记汕头市新婚学校》(获省新闻奖三等奖和好标题奖)等获奖稿件、标题,都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

  深就是深入。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才能掌握到丰富的素材,写出感人的报道。我在部内这样提倡,而且身体力行,多年不辍。例如我在采写《琼楼盈春色老少尽欢颜》一稿时,在除夕夜把自己“扮演”成一个都市素民的角色,自掏腰包,给住上廉租公房的“双困户”送喜酒、赠大桔,给小孩发压岁钱,并与他们一起围炉,在餐桌上挖掘到丰富的素材,捕捉到充满感情的闪光细节,抓住了生动的镜头和感人的语言,使这篇通讯写得主题突出,富有内涵,可亲可信,生动感人,充分体现“三贴近”,获汕头市好新闻奖。

  新就是创新。当记者采写稿件要有新意、不落俗套;当编辑组织版面也要锐意创新。为庆祝国庆55周年,我提前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策划国庆《岭海五十五诗人联吟》专版,通过岭海诗社,邀请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及香港等地著名诗人黄赞发、杨方笙和饶宗颐等55名潮籍诗人,同“诵兴盛之咏,啸腾飞之声”。组得稿件后,又精心策划编排版面,使版面充满大气,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和报社的表彰,赞扬这是“锐意创新、精心策划版面的良好职业精神”。该版获汕头文艺奖组织奖。

  追踪热点新闻要有韧劲

  汕头都市报编辑部罗林晓

  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热点新闻的报道对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一家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样具有其他“新闻品种”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在采写社会新闻、追踪热点新闻的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

  首先,记者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瞬间迸发的勇气。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有热情和正气,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讴歌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尤其是在与邪恶势力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才能够瞬间迸发出巨大的勇气,毫不畏惧地开展明察暗访。

  其次,采写出色的社会新闻,需要技巧。这些年,《汕头都市报》的很多揭露假丑恶现象的报道都是记者暗访的成果,其中,不少暗访都存在危险,有些甚至是一旦行动暴露就会直接威胁记者的人身安全,所以,技巧非常重要。可以说,像声东击西、金蝉脱壳、假扮身份等等“十八般武艺”,记者都必须掌握并灵活地运用,而经验、技巧也正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积累和提高。

  另外,追踪热点新闻,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意志。正如登山运动员所说的,最美丽的风景,往往就在最难攀登的山峰上,同样,最精彩的新闻,往往要历经一波三折,如果没有穷追不舍的韧劲,就可能和新闻擦肩而过。而只要你不轻言放弃,总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严格自律,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特区青年报编辑部郑瑞洲

  《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是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要求,重在严格自律。

  首先,新闻自律是青年记者增强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新闻工作很重要,但只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一个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不能想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想怎样报道就怎样报道。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努力培养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在宣传报道中体现党的意志与人民心声的统一。

  其次,新闻自律是青年记者促进自身成长的根本保证。青年报全体采编人员自觉杜绝金钱稿、关系稿、人情稿在报纸上出现,在采写稿件时,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始终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作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采编人员的基本功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青年报走出去的现在已经大部分成为汕头报业的中坚力量。

  第三,新闻自律是青年记者树立良好形象的客观体现。我们严格自律,既是在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也是在捍卫媒体的公信力。为新闻界带来恶劣影响的“湖北《鄂东晚报》腐败食物链”、山西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案,就是记者自律缺失、滥用舆论监督权的典型案例。不能严格自律的记者搞出的舆论监督,只能是变味的走样的舆论监督,不但起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反而损害了媒体的名声。

  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突围策略

  汕头广播电视台陈益群

  在当今媒体竞争白日化的现实中,地方台如何在上级台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呢?一个方面是加强自己的节目建设。另一方面,涉及到本地的新闻报道时,要遏制上级台的报道,树立地方台的权威性。

  如何加强自己的新闻节目建设,就汕头台自己来说,有这么几个方向可以尝试:一、着眼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动态,着力对时政新闻等硬新闻进行软处理。二、增加情感类节目的比重。从挖掘人性、人情、人间故事这方面多做文章。三、增加一些地方文化类新闻的报道,注重挖掘贴着“潮”字招牌具有乡土特色的新闻。四、搭起一座老百姓反映问题,相关单位部门帮助解决问题的桥梁。五、创新节目的表现手法。

  下面再谈一点对上级台新闻节目控制问题。

  目前,上级台主动要的稿件只有那些事件性的报道,为避免这样的稿件在上级台首播而抢走了我们的观众。我们的策略应该是把首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稿件的把关上也尽量地简单化。

  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对于媒体的权威性影响是最大的,而现在是信息社会,想进行信息的封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保证地方媒体在地方新闻的首播权不仅仅是地方台与上级台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地方媒体权威性的重要手段。地方主流媒体在受众的心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党政,当受众对地方媒体失去信任,受众也会失去对地方党政的信任。对于突发事件,我们应该让上级台从地方媒体的报道中去对信息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既有利于树立地方台的权威,也有利于有效地控制舆论。

  另外,我还想讲一个地方媒体间的协作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与报纸是竞争关系,我觉得不对,地方的广电与报纸更具有互补性,应该有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来增强我们各自竞争力,对付我们不同的对手。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广播节目质量

  汕头广播电视台吴小瑛

  在为期三天的“汕头市宣传新闻骨干培训班”的学习中,聆听了林木声书记、王芸部长的报告和几位老师的课,收获很多,本人对如何把“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具体地与自己从事的广播工作相结合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一、广播的喉舌功能要时刻紧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我所在的工作部门是电台的新闻频道,每天几大新闻板块节目都是当天采编当天播出,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做到快、准,更要真、导向正确。电台每天播出的内容代表谁在说话,是否表达群众要求,反映人民心声是衡量喉舌功能是否正确的标准。发现问题、发现错误的唯一“法宝”就是及时绷紧政治这根弦。

  去年,我们与执法局合办《城管热线》直播节目,为确保节目的正确导向,我和节目主持人轮流当电话编辑,把好第一关,有效分离不良信息。节目播出后,社会效果明显。事实证明,只要思想中有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事情就会向良性发展。

  二、努力创新节目,让广播为最广大群众服务

  广播要留住听众,节目就必须做到三贴近,并根据听众需求不断创新节目。我们为开车一族推出了的时事评论节目《时事八爪鱼》,为早起的老年朋友介绍养生知识的《清晨话养生》,为股民朋友办的股票节目《银河证券之声》,传播潮汕文化的娱乐综合节目《快乐123》,汽车节目《爱车一族》,性教育科普节目《韩江花月夜》,中学生互动娱乐节目《活力工场》等都因为贴近听众而广受欢迎。

  应对媒体竞争要求广播必须不断创新。为此,我们在借鉴其他媒体的先进做法,不断做新的尝试,比如,让广播走出直播室,树立电台新的公众形象,经常性地举办户外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增强了电台的自身形象,使广播以更直观生动的形态走近听众,从有声互动到声形兼备互动,以传播行为的可视化,强化了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赢得应有的媒体地位和发展空间。

  提高节目质量,是广播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广播的生命所在。作为一名广播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希望汕头的新闻界能多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补充“营养”,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