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学者释解“城市精神”表述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7:19 哈尔滨日报

  兼收并蓄携手创新

  省社科院王德伟

  作为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精神不仅是对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和价值取向的集中提炼,而且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状况的真实写照。它不是依赖什么人
说出来的言语和口号,而是一个城市几代人干出来的心路历程,明眼人或者局外人是能够感受到的。因此,仅用几句口号或是排比句来提炼“城市精神”是勉为其难的,弄不好是会让人笑话的。

  然而,我们之所以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讨论,说到底在于它的文化功能。而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对社会的整合,即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规范与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种整合功能只能产生于文化的整体结构。尽管审美、娱乐、创造智慧、传播知识以及许多文化的功利性功能等无疑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具有耗散结构性质的文化整体结构还包括科技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组成,而文化功能的充分展示依赖于各要素的有机组合与良性互动。

  目前,随着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功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已经暴露出我国自“五四”以来就存在的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其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具有物质文化与规范文化的失衡性;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滞差性;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冲突性;历史传统与现行文化的脱节性的特点。这使重朔现代文明的任务具有了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也有鉴于哈尔滨人的文化品格源自于黑龙江流域的地域文化和哈尔滨市的移民和殖民文化,以及哈尔滨人的具有自然、质朴、粗犷、开拓、宽容、尚武、热情、尚美的文化面貌,我以为“兼收并蓄、携手创新”可以成为哈尔滨“城市精神”的特质之一。“兼收并蓄”有三层含义

  首先,哈尔滨市历史上曾是个移民和殖民的城市,文化多元性是它的突出特点。哈尔滨这座城市从未发生各教派为信仰而出现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从哈尔滨的孔庙、极乐寺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多民族、多信仰、多宗教,自建城以来基本上和平共事、友好相处,反映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哈尔滨人在对待外来文化的宽容心态,这一点在全国其他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其他多元文化城市中也是不多见的。其次,哈尔滨市的建筑、饮食、服饰等物质文化系统带有大量外来文化符号,审美、娱乐、创造智慧、传播知识以及许多文化的功利性功能如音乐、舞蹈、休闲也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也反映出哈尔滨人没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是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人先进文化特质并为我所用的品格。

  最后,在建国后的“一五”期间,哈尔滨就有十大军工,三大动力等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基础建设。除了原苏联的大力帮助外,也是国家倾全力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支援的结果。面对来自祖国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哈尔滨人毫无排外意识,坚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求教,互相帮助,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独树一帜,使哈尔滨在建国初期成为全国闻名的富饶、美丽的大城市。

  “携手创新”也有三层意思

  第—,“创新”,哈尔滨人的开拓就有创新的意思,而创新又包含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从兴起之时就被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所渗透。无论是自我设计的目标的实现,还是平等的、契约的文化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理性的和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的支撑。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从文化精神的内涵上看,就包含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

  第二,“携手”意蕴深长,在社会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霍布斯的社会秩序问题,即社会秩序如何可能?霍布斯自以为是专制和命令;斯宾塞认为是通过契约:迪尔凯姆则认为是“集体的良心”;而帕森斯进一步提出,社会的协作和团结产生于所拥有的共享价值体系。携手就是协作:携手就能产生团结,而社会的协作和团结才可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基础一定是全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共享价值体系。

  第三,携手创新就是以超越前人的思想、理论和成果为目标,统领、团结和吸引各路人才,共同开创造福大众的新的事业。“携手创新”就是在创新中摒弃夜郎自大,唯我独尊,在创新中共同完成的对自己文化的超越。

  总之,“兼收并蓄、携手创新”是以博采众长为基础,携手创新是目标。这也曾经是并且还可以是哈尔滨的“城市精神”。让我们以“兼收并蓄、携手创新”的哈尔滨“城市精神”,积极应对全球化社会变迁的挑战,为此,我们充满信心。

  江南尘

  大局意识

  探讨哈尔滨精神时,许多人说出了非常精辟的见解,引起共鸣,在此我也想说说哈尔滨人的大局意识,一盘棋精神。

  我难忘的一幕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因公出差,到南方十几个大中城市走一圈,几乎每到一个城市,大多能看到哈尔滨人在那里工作。他们有的是从哈尔滨参军,奔赴前线,从北方一直打到海南岛,每解放一个城市,就留下一批人,在那里管理城市,建设城市。有的是从哈尔滨市抽调到新解放的城市,成为那里的骨干,有的已经身居高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听到乡音,遇到老乡,当然会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这一幕,不过是哈尔滨人竭尽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的缩影。那真是哈尔滨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荣篇章。

  在决定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年代里,哈尔滨人以自己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肩负起支援解放战争的艰巨任务,城市中到处响起“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有人”口号,到处有庄严许诺:“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拥军支前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那时,哈尔滨财政收入9134.6亿元,地方只留下89.3亿元,其余全部上交,支援解放战争,确实是“要钱给钱”。

  那时,物质短缺,哈尔滨人支前工作却如火如荼,热气腾腾,从这里生产大批军火,六0炮、炮弹、掷弹筒、八二迫击炮、爆破筒,还有数不清的被服、冬装、鞋帽,源源不断送往前线,确实是“要物给物”。

  那时,大批青年参军,出现“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哈尔滨有5次大规模参军活动,城市参军人数有2.3万人,为适龄青年的23%。郊区和哈尔滨周围农村的青年,参军数量更多,1947年上半年,就有10万人参军。确实是“要人有人”。

  那个时候,哈尔滨作为全国解放最早也是最大的城市,为解放战争胜利,全力支援前线,可谓倾城动员,上下齐心,热情如火,高潮迭起。这一段光荣历史,至今老同志在一起,还会慷慨话当年,叨念一批人的名字。

  从这段历史里,我看到哈尔滨人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眼里有大局,胸中有全局,顾大局,识大体,这就是大局意识,一盘棋精神。

  再想一想,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哈尔滨作为共和国长子,那种以顾全大局为光荣,以服务大局为己任,默默奉献,不也是这种精神么?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克己奉公,忍辱负重,牺牲自己,顾念全国,何尝不是如此?在多次抗洪的严峻时刻,哈尔滨人靠的也是这种精神。

  这也和复杂的历史积淀相关,摆脱殖民地的压抑后,主人翁意识就像火山爆发,引起一系列变化,其中就有国家观念的升华,这或许是哈尔滨人对自己城市坎坷历史有独特体会,因而把解放最早大城市的特殊地位转化为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才把支援全国解放作出贡献,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神圣义务。这和哈尔滨人重义,重情,有豪侠风息息相关,也和包容宽厚、热情豪放的精神品格密不可分。

  这也是人的生存智慧,生存哲学。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人在世上,从出生之日起,实际上就处在社会关系之中,如同无数个棋子在棋盘上。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的关怀,离不开人群的关心,离不开大局的关照。所以,鲁宾逊漂流在孤岛上,如果没有一个星期五为伴,也难以生存。人的生存,需要社会,社会为每个人生存创造条件。每个人也要回报社会。当然,回报会有大小之别,轻重之分,区别在于自觉的程度,认真的程度,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此,一个城市也如此。

  传承历史创造未来

  《学理论》杂志社王惠民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

  “城市精神”作为一个城市广泛认同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它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对于形成市民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市民的行为与素质都是城市精神的体现。

  “城市精神”是高扬在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它渗透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成为引领广大群众奋进的号角,对城市的持续发展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此,对哈尔滨“城市精神”如何认识和概括,我认为也应本着“尊重历史、结合现实、展望未来”的原则来进行。

  哈尔滨“城市精神”的表述用语,应汇聚集合各方面的智慧,用精炼准确又富有新意和哲理的语言加以概括,并经过一定的程度予以确认和公布,使之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共识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传承历史文明,创造沟通未来;历史铸辉煌,未来留芬芳。哈尔滨这座城市,有着远去的足音,哈尔滨地区包括阿城金源文化之都距今其建都已有890年的历史,如果往前追溯可能更长远,哈尔滨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哈尔滨又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哈尔滨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对全国的发展更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抗美援朝”、“开拓北大荒”、“大庆会战”、“156项工程”等等,都有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参与和奋斗。

  这些年来,哈洽会、哈夏音乐会、哈尔滨冰雪节,更是享誉中外。

  自省自励自强、开拓开放开明、创业创造创新,都应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应当包含的内容。

  当然,要体现哈尔滨“城市精神”,还需要将哈尔滨“城市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如哈尔滨城市风貌中西合璧、大气洋气、哈尔滨城市人性格热情好客、大度豪放、行侠仗义、哈尔滨城市市民处世交友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哈尔滨城市职工对事业对工作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等。

  创新开放奋勇活力

  市社科院李士良

  一个城市的精华在于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城市精神”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品位。这种城市精神,在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中也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由该城市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所升华出来的特有的最本质的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认识自己城市历史和创造力的窗口。它对于该城市人民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中仍将起着鼓舞和推动作用。

  那么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是什么?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创新,开放,奋勇,活力。

  我们知道,松花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而哈尔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有距今17.5万年的阿城交界镇遗址,仅从两万多年前的哈尔滨闫家岗遗址,即可看出哈尔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祖先们所具有的开拓创新精神。上世纪80年代,在遗址的发掘中,我们在全国第一次发现了人类营地遗址,即丰圆形的居住地。再看890年前的公元1115年,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创建的大金帝国,并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谱写出中华文明史上一篇篇辉煌的华章。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从数不尽的遗址、遗物中领悟出当年作为中华一体的女真人开创的雄基伟业。据1985年的文物普查统计,在哈尔滨地区新发现金代古城址8处,居住址100多处,可见我们先人的开创精神。

  而到了近现代,创新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我国第一家电影院,第一个音乐学校,第一家啤酒厂,第一家国有大型百货商店,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等名号,都属于哈尔滨这座城市。

  说到开放,哈尔滨的祖先土居人,及魏晋以后移居的勿吉人到清中期,随着“京旗移垦”、“开禁放垦”,大量涌入的满族人由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大量流入,使这里真正成了移民城市。而近代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大量涌入哈尔滨,特别是大量的被排斥的犹太人来到哈市,并处处受到中国人民的大度接受,包容善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30余个国家的人留居哈尔滨,先后有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欧陆风情随处可见,而建国后的“南厂北迁”也集聚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来到哈尔滨。

  哈尔滨这座城市虽然历史底蕴深厚,但却充满了青春活力,且有无穷魅力。如中国工人与俄国工人在太阳岛举行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1923年就产生了中共党组织,及中共六大红色之路的枢纽。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三大动力之乡的创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亚洲第三届冬运会及最近成功申办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等,都充分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这就是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我们要不断地发扬这种精神,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添砖加瓦,使这座光荣的英雄城市绽放出新时代更加灿烂的光彩。

  豪放携手世界开放创造未来市社科院夏焕新

  “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是城市人身上流露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是一个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

  研究哈尔滨市的“城市精神”应当从其历史性、现实性、引导性和长期性、开放性、动态性等方面来思考。哈尔滨市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到由一个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正是由于开放性,使哈尔滨市在上世纪20—30年代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哈尔滨市贯彻“南联北开”的对外开放战略,哈尔滨市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中心城市。

  纵观哈尔滨市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开放是我们城市的特点、开放是我们城市的命脉、开放是我们城市的灵魂。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也决定了对外开放是我们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正是由于这种开放型城市的发展历史,使我们哈尔滨人的性格豪放、热情、大气,这是世人公认的。因此,我认为哈尔滨市的“城市精神”是:豪放携手世界,开放创造未来!

  多元文化哈尔滨的宝藏

  市社科院薛连举

  一座城市形成它的精神体系绝非三年两载,要提炼和概括一座城市的精神或精髓,就必须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哈尔滨是一座近代新兴的城市,它形成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伴随哈尔滨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在全国诸多城市中独一无二的,独具一格的鲜明特征,是其他城市与之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不论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其多元性的特征却是异常鲜明的。

  哈尔滨的多元文化是城市无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哈尔滨最珍贵的宝藏。

  拿建筑文化来说,据统计:哈尔滨现存各式洋建筑213处,其中,近千年前欧洲流行的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无一例外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俄罗斯式、拜占庭式、哥特式、新艺术运动式、浪漫主义、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犹太式、伊斯兰式建筑等等。此外还有日本古典式、近代式和中国的传统建筑:包括古典式建筑、近代民族式建筑、中国巴洛克式建筑等。

  哈尔滨又是一座多宗教的城市,除中国传统的道教、佛教外,随着中东铁路修筑,大批外国人的进入,先后传入哈尔滨的宗教还有: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以及日本的佛教和神道教。如此多的宗教集中于一座城市,是全国各城市中罕见的。上世纪30年代初,各种宗教建立的教堂、寺庙多达99座。这些宗教建筑也为哈尔滨市建筑风格的多元化添上一笔重墨。

  哈尔滨的教育体制也呈现多元化:哈尔滨随着中外人口的骤增,多国籍、多语种、多体系、多学制、多种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除中国办的私塾、公学外,俄国人、波兰人、犹太人、朝鲜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都出于各自的需要,创办初等、中等、高等专科职业学校,使哈尔滨的教育体制和形式纷繁复杂,多种多样。

  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上世纪20年代就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除中国传统的京、评、话、舞和一些地方戏种外,西洋的文化艺术也一起涌入,其中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哈尔滨组建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在外族人生活中,音乐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据说当时哈尔滨人均钢琴占有台数居全国第二位。在这种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哈尔滨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音乐人才。哈尔滨一直有音乐城之称,其根源就在这里。

  生活方式多样性:生活方式是内涵很广的概念,既包括物质生活方式、也包括精神生活方式。具体的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及宗教生活方式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汇聚在一起,在同一生活领域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人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哈尔滨的多元文化特征,来源于哈尔滨的多元人口。哈尔滨多元化的内涵和底蕴,造就了它同国内各地区、各省份,国外诸多国家间存在着文化源流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同或相近的情愫和语言,这决定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存在着开放城市的天然条件;从客观上看,自从中东铁路建成,就使哈尔滨处于欧洲和亚洲两个大陆相联接的桥梁地位,因此,哈尔滨在历史上就是一座开放的城市。

  哈尔滨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丰富而广博的内涵和厚重而深邃的底蕴,像广阔的大海,对人类文明的各种源流,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可以从容不迫地接纳,接受和融和,不断扩大哈尔滨的内涵,充实哈尔滨的底蕴。

  从哈尔滨的历史和现实来提炼“城市精神”,应该是:开放容纳、拼搏奉献、开拓创新、和谐进取,它既反映了哈尔滨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又是哈尔滨市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和谐、诚信、开放、创新

  市社科院曾燕南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独特性格的城市,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经济发展,使这座城市更富于“和谐、诚信、开放和创新”。我认为这就是哈尔滨的“城市精神”,目前,哈尔滨“城市精神”讨论正在深入开展,“和谐、诚信、开放、创新”必将成为哈尔滨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和谐是哈尔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目标选择和抓住战略机遇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和谐也是人们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状态,从哈尔滨建城以来,就融会中西方经济、社会、人文等要素的多层次关系,突出了它所含有的包容、协同及互相发展状态。当前,把“和谐”作为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必须以创新、实践、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为前提条件,和谐、奋进、加快振兴哈尔滨。

  诚信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诚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撑。就个人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城市竞争力的条件,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动力。把诚信作为哈尔滨“城市精神”,目的是使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消费者等若干层次都能够有序的按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

  开放开放是指主动的吐故纳新。哈尔滨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自1896年中东铁路的建设,这里就成了许多外国移民集聚地,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文明精华,在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并构成了以欧陆风情为主的城市风格。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的对外经贸和经济技术合作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利用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及东北亚等国合作,使哈尔滨成为中国北部的区域经贸中心城市,为哈尔滨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开放是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历史性体现。

  创新哈尔滨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创新精神不仅对目前城市发展及改革有巨大作用,对哈尔滨未来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哈尔滨是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发展走过来的,哈尔滨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及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城市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这是哈尔滨人开拓创新的勇气,也是哈尔滨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韧性,这是一个城市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开放创新追求卓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陈伟

  “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历史的体现和浓缩,集中反映了城市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是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城市精神”既体现在社会领域又体现在经济领域。

  “城市精神”体现在三个层次:

  一是核心层,是“城市精神”的核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形层,主要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投资环境长期发展战略、诚信、开放、社会环境;三是附加层,是指给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所带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创造。

  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应该是:开放、创新、追求、卓越。

  开放是这个城市发展与祖国和世界同步的战略措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之源,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之源,只有不断创新,这个城市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追求卓越,哈尔滨这座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奋力拼搏和谐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哈尔滨这个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和完善。

  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几点思考

  市社科院尹宏锋黄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同时经济基础的完善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更高需求,也促使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由于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及历史人文背景的不同,城市的内在精神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定位、彰显、强化城市的特点和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研究、探讨、塑造、宣传“城市精神”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国际上,巴黎、伦敦、米兰、纽约等大城市在讨论“城市精神”;在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青岛、济南、大连等城市,甚至一些县级市也都在讨论“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含意:是城市的最根本特征、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形态格局以及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要定位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我们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考虑并提炼和升华:

  一、“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体现出城市最根本特色。“城市精神”之所以为城市之魂,是因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提炼和升华,是从实践到理性的高度升华,是对城市市民的精神面貌、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概括和凝练。哈尔滨“城市精神”的确立要反映出哈尔滨市在北方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突出地位,还要起到唤起斗志,增加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向国内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归纳总结为“卓越创新”。

  二、“城市精神”要坚持传承性,汲取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神韵。构建“城市精神”必须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传统中继承,才能够在未来有独特的定位。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是与城市文化的积淀分不开的。如:上海的“海纳百川”,体现了上海的区域位置,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城市的名称的特点;南京的“厚德载物”,体现了悠久的古都历史文化特色。哈尔滨早在1994年就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是金代以来,至清代的京旗屯垦,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日俄战争后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后的俄侨移民等等。我们有金源文化、京旗文化,流人文化,路桥文化等等,相互碰撞,相互促进,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中西文化的交融。各种文化的相互作用才有了今天哈尔滨的城市文化积淀和氛围。所以用“兼容博纳”来形容最为贴切。

  三、“城市精神”要以人为本。人是城市的载体,塑造城市其实就是塑造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经济的发展是客观物质的衡量标准,社会的文明则是意识形态主观的衡量标准。文明的社会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精神”要以人为本,在实质上体现一种对人的关怀和关爱,不仅要代表市民的精神,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导城市的每一个市民,用良好的行为方式维护城市形象,增强对城市的信心和自豪感,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家园,来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城市。要做到上述条件,市民应具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应该是“诚信文明”的。

  四、“城市精神”应是一种时代精神。从城市发展的进程看,城市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任何走在时代前列的城市,其“城市精神”都是与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相结合相统一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够体现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趋势,还反映着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追求与理想,代表了这一时代发展潮流的精神。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城市精神”。如:大连的“创造、创业、创世”;杭州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深圳的“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纽约的“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烈的竞争意识、非凡的应变力”;巴黎的“浪漫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服饰之都、欧洲经济之都”等等。哈尔滨的“城市精神”不仅要体现我们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还要反映出哈尔滨市要建设成为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欧亚经济和文化交流纽带中心及东北工业基地的龙头城市的未来发展要求和发展模式,在此指导和鼓舞之下,把哈尔滨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基于此点,我们归纳“城市精神”应为“和谐奋进”。

  综上所述,由决定“城市精神”的四个因素中我们归纳出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应为“卓越创新、兼容博纳、诚信文明、和谐奋进”。我们应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塑造“城市精神”,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和开展重大活动打造“城市精神”,通过推出文艺作品展示“城市精神”,通过提高文明素质升华“城市精神”。全方位地开展措施,使“城市精神”不断细化、深化、实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