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省劳模和他“写”下的“山村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8:02 红网-湖南日报

  通讯员 袁忠民 李阳 刚本报记者 张新国

  葱郁的青山,环绕的渠水,漂亮的楼房……初夏时节,走进永州市芝山区井塘尾村,眼前的景象令记者神清气爽。可谁知道,5年前,这里还是“走烂路,喝泥水”、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的穷山窝。现在,村民出门有公路,家通自来水,看病不出村,人均年收入过了4000元。“多亏了我们的领头雁!”谈起村里的巨变,村民竖起大拇指夸奖数次获得殊荣、
最近又喜获“省劳动模范”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贺玉明。

  2000年,村里领导班子换届,穷得叮当响的乡亲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在了当时的党支部副书记贺玉明的身上。“我既然接下了这副担子,就要多办实事,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贺玉明简短的就职演说,赢得了阵阵掌声。

  贺玉明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是农电改造。当时农村用电极不规范,价格昂贵,农民用不起电。贺玉明走村串户,宣讲农电改造的好处,又多次跑区电力局,跑乡供电站请求支持。改造动工后,买材料,爬电杆、架电线,他又处处冲在前头。有一次,他在架电杆时,7米高的电杆半截断裂,他被摔在地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2天后才苏醒。全村222户农电全部实施了整改,电费降到每千瓦时0.55元,仅这一项,全村每年节约电费9万多元。

  村里道路不通,乡亲们吃尽了肩挑背扛的苦头。贺玉明四处“化缘”,筹资18.7万元,于2002年修通了全长10.6公里的村级砂石公路,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级公路网络化。接着,村里建起了4座小水塔,使过去一直喝泥浆水的乡亲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贺玉明又马不停蹄,去年从区开发办争取农业开发资金20万元,发动村民自筹2万元,新建水坝,整修水渠,使村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80多亩。

  灯亮了,路通了,水清了,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贺玉明选择了种植栝蒌和无公害优质水稻这个突破口。他首先自己带头,领着党员试种。由于收成好卖价高,产生了良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到去年全村连片种植栝蒌500亩、优质水稻780亩,年产值达320万元。井塘尾村也因此闻名四乡八里。

  贺玉明不放过每一次让村里发展的机会。衡枣高速公路建设期间,他找到指挥部的领导请求“开恩”,在村里办起了一个碎石场,年收入7万元。2003年他再出妙策,与当地的朝阳水泥厂达成联营开采井塘尾村石山的协议,一定就是40年,村里每年得收入8.9万元,另外村里有60名劳力进厂上班。沉睡千年的光头石山变成了“金山”。

  贺玉明还利用自己的老熟人、老“关系”,广招客商。河北、广东、长沙等地的老板看到这里离城近、交通好、民风淳朴,便纷至沓来。村里以土地入股,引来5家建材、冶炼、养殖企业落户,每年产值700多万元,村里可得收入12.5万元,还安排劳力83个。现在村里已有10家企业,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支两委便放手投资村里的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贺玉明的提议下,村里设立了奖学金,几年来已有7名学生获益;村小学维修,开通无线广播、有线电视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没让村民出一分钱。村里还投资23万元,建起了一栋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村民活动中心,内设电脑室、健身室、娱乐室、广播室、会议室、图书室等。茶余饭后,村民常常自发来到这里,或学习,或娱乐,得到的是知识和享受,留下的是快乐和笑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