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海派”高跷 文武戏绝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4:31 今晚报

  本报讯(通讯员赵延华)津南区民俗专家近日在收集当地文史资料时发现,曾被人认为早已成为绝唱的“海派”高跷唱曲,当地一位老农不仅可以完整唱下来,多年前还以文字的形式整理下来了所有唱词!这一发现让当地文化部门大喜过望。昨天一大早,津南区文化馆组织专门人员立即赶到这位老农家里,着手录制唱腔唱段的音像资料。

  据了解,这位老农叫李云鹏,今年76岁,家住咸水沽镇北洋村。老人从16岁开始入本
村“同乐高跷会”(后改名“正忠义务高跷会”)学习高跷,直到65岁还曾登台演出。李大爷说,村里的高跷会至少有140多年的历史了,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高跷花会是天津民间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天津的高跷、尤其是老海河下游两岸的高跷,与别处不同,它不仅有高难度动作的舞蹈,还有优美动听的唱词唱腔,宛如一台文武并举的戏曲表演。因为盛行于“海下”(即老海河下游)一带,人称这种独树一帜的文武高跷为“海派”高跷。

  据李大爷介绍,“海派”高跷多由14个角色组成,包括:头棒、卖豆鹦哥、青杆儿、渔翁、白杆儿、公子、樵夫、坐子、傻妈妈、傻儿子、双锣、双鼓。14位角色人人有唱,从《八仙庆寿》开始到《渔樵耕读》结束,共39段唱腔,其中独唱26段、合唱6段、对唱7段。唱腔古朴典雅,唱词津字津韵,内容健康活泼。当时学习“海派”高跷都是师傅口传心授,没有文本和曲谱,而唱腔又抑扬顿挫,文字古朴难懂,很多人可以学到精湛的舞蹈动作,而唱腔却很少有人传承下来。因此早在解放前,想看到一道完整的“海派”高跷也并不容易。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派”高跷已只剩下舞蹈动作,唱腔基本失传。

  李云鹏大爷在高跷中扮演的角色是渔翁,可喜的是,心细的老人当年学会了所有角色的唱腔唱词,并烂熟于心,至今点唱任何一段,都如信手拈来,张口便唱。1995年,从村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李大爷不忍将传唱几代的唱词在自己手中失传,于是和本村一名老会计一起,花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整理出来了“海派”高跷39段全套唱词。至于曲调,老人只能保存在自己的心底了。

  上世纪50年代,中央民族歌舞团来津南采风,随团而来的我国著名作曲家瞿希贤曾录制了部分高跷唱段,她指出“海派”高跷的唱腔有“徽腔”成分。著名学者周汝昌小时候曾在津南家乡听到过高跷会的唱腔,至今回忆起来仍为美妙的曲调所陶醉,并称之为“乾隆古曲,古朴典雅”。此次老人在北京听到家乡的这一发现后,十分振奋,当即写来亲笔信:“发现高跷老人的奇迹,真真石破天惊!好极了!”并再三叮嘱,尽快录制音像资料,一定要录全了。

  津南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传统的民间文化气氛十分浓厚。至今全区仅民间高跷花会就有20多道,参与群众近2000人。在高跷花会历史最悠久、如今也最繁盛的葛沽镇,多年来文史工作者苦苦收集“海派”高跷的唱词,但前后也只收集了20多段,并不完整。此次李云鹏老人的出现,弥补了当地文史界多年来对正宗“海派”高跷失传的缺憾。

  当地文化部门已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录音录像、整理唱词、记录曲谱,尽快挖掘整理出来,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