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护士重要的是和患者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0:16 北京青年报

  “人文奥运文明礼仪”系列专题报道之200———

  职业礼仪

  现场采访

  护理操作前先向患者解释

  赵玉萍,29岁,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她昨天告诉记者,八年的护理工作经历让她总结出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多与患者沟通。具体做法就是,在每次为患者做护理操作之前,都要先向患者解释清楚,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做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好处,“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解释清楚,哪怕是换床单、拍后背都要先解释,”她说,“只有解释清楚了,才能确保患者配合我们的工作。”

  昨天记者见到小赵时已经接近下午3点了,她已经在重症监护室里忙碌了六七个小时了,但她看上去仍然是精神饱满,头发挽在脑后一丝不乱,淡蓝色的护士帽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

  此时1号监护室的张老大爷需要进行护理了,小赵麻利地戴上口罩走进监护室。她说话的声调不高,但吐字很清楚:“老伯,咱们量一个血压。”然后小赵边往老人左臂上缠血压计边说:“您不用动,来,放平就可以了。”在仪器测量血压的时候,她还不忘跟老人聊上几句:“您现在觉得还好吧?还感觉憋气吗?您自己平时应该多活动活动手脚。”不一会儿血压量完了,她就跟老人说:“血压很好,您不用担心。”随后,小赵要给张大爷戴上无创呼吸机,不过之前她要先跟老人解释:“戴上呼吸机,感觉会舒服一些。”在戴呼吸机的时候她继续跟老人说:“呼吸时尽量不要张着嘴,否则会胃胀,有痰尽量咯出来。如果想摘下面罩旁边又没人,可以迅速拉开两侧的带子,面罩就下来了。”在临出门前,小赵还嘱咐老人:“如果冷了就跟我说,我给您加被子。呼叫器在这里,您一伸手就能够到。”

  出门以后小赵对记者说,重症监护室里仪器多,容易使病人心里产生恐惧,他们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依赖于医生治病,依赖于护士照顾。因此护士除了在做每项操作前要先向患者解释外,平时还要多跟患者聊天,帮他们心理减压。比如这位张老大爷,别看才住进重症监护室四天,可小赵早跟他很熟了,小赵觉得,病人其实要求不很高,只要护士对他们客气,多做些解释,让他们心里踏实,他们都很配合治疗。

  服务忌语

  1.还没到时间呢,都出去!2.治病还能不疼!3.上面都写着呢,自己看去!4.这交班呢,外面等着去!5.忍着点,叫就不疼啦!6.挂着牌子呢,自己看去,不认识字啊!7.把裤子脱了(或把衣服撩起来)!8.在这儿签个字,快点!9.都停下来,我要查房了!10.这事别问我,找大夫去!11.我下班了,找别人问去!12谁跟你说的,找谁去!13.你这病也就这样了,回家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14.嫌这儿不好,到别的医院去!15.没什么,死不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