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自由立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4:37 大众网-城市信报

  符号

  宋朝哲学家张载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自我期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期许后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使他们身上有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殷海光可算作这些优秀读书人中的一位,但他的工作并非是要为往圣继绝学,而是要在中国传统封建思想中引进现代的自由思想,并将自由的思想建立在深厚的学
理基础上,因此他的工作可概括成一句话:为自由立基。《思想与方法》一书就是这一工作的记录,尽管为学内容有变,但在殷海光身上所体现的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担当,却与中国古代的哲人不分上下。他确实是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优秀读书人的优秀传统。

  殷海光1919年生于湖北黄冈。上高中时,因对逻辑问题感兴趣而得到著名哲学家金岳霖的赏识,后在金的帮助下进入清华大学读书,1944年底,他激于爱国热诚,投笔从戎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当时第一个从军抗日的研究生。抗战胜利后,他进入思想文化领域工作,主要从事对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他称自己为“五四之子”,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自由、民主而奋斗。在台湾二十多年间,他反抗专制统治,致力思想启蒙,成为当时台湾知识界的一面旗帜,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青年学生的精神导师,也因此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迫害。

  殷海光并非空泛的宣传民主、自由的理念,而是通过逻辑的力量直透人心,通过满腔热情打动人心,他宣传一种思想,并在生活中努力地实践这一思想,知行合一,因而对于台湾的知识界和民众有很强的感召力,这使他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到了晚年,殷海光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思想,如果不能由有道德的人加以推行,这种思想就不会有力量,从中国传统中可以找到这样的道德。他在病重时对友人讲:“我现在才发现,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希望能再活十五年,为中国文化尽力。”1969年9月16日,他终因病重不治而去世,生前,他曾有遗嘱:我若死在台湾,希望在东部立个大石碑,刻着“自由思想者殷海光之墓”,身体化灰,撒在太平洋里,墓碑要面对太平洋。这一遗嘱最后并未实现,其遗体火化后,骨灰被安放在怀恩堂中,内有其生前喜欢的《罗素自传》相伴。

  殷海光有一著名的学生李敖,他的那些主要思想由李敖发挥并宣扬得淋漓尽致,而且在台湾最后取得了胜利。如果这位生前备受打击的思想家泉下有知的话,这对于他将是一个极好的安慰,他和他的敌人俱已成灰,蒋介石死了,蒋经国也死了,而他,殷海光的思想却笑到了最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