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共者何 知识还是分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17 时代人物周报

  张远山

  每个时代都有三种知识:第一种是知识存量,其中的大部分已经公共化,成为大众“常识”。第二种是知识增量,其 中的大部分尚未公共化,属于个人“新知”。前两种知识的重叠部分是第三种知识:小众“共识”。这些“共识”对小众而言 属于已知知识存量,但对大众而言属于未知的知识增量,因此急需充分公共化。

  与三种知识相应,也有三种知识分子:通过普及知识存量以传承文明的传播性知识分子。通过开发知识增量以推进文 明的创造性知识分子。前两种知识分子的重叠部分是第三种知识分子:兼顾传播和创造、既传承文明又推进文明的公共知识分 子。

  与物质财富可分为私有和公有不同,知识作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本质上是公共的。知识所产生的经济附加值, 固然为创造和传播者私有,但一切知识的精神价值则为全人类共享。正因为第三种知识分子把尚未充分公共化而又急需充分公 共化的知识加以传播、推广、普及,使更多的人分享到知识的精神价值,因而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

  从理想状态而言,全体知识分子都应该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但在分工、能力、兴趣、机遇诸因素的共同制约下,只有 极少数创造性知识分子和传播性知识分子才会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尤须强调的是,传播性公共知识分子对推进文明的贡献,不 亚于甚至超过创造性知识分子。比如致力于哥白尼学说之公共化的布鲁诺,致力于洛克学说之公共化的伏尔泰,致力于达尔文 学说之公共化的赫胥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其传播学说的创立者。他们是人类文明的超级英雄,公共知识分子的不 朽典范。

  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使知识充分公共化,而不是使自己充分公共化,因为“公共”是“知识”的本质属性,而非“ 知识分子”的本质属性。为了捍卫知识的无上尊严,知识分子可以成为自己之敌、公众之敌乃至全民公敌,但决不能成为知识 之敌。公共知识分子一旦发现自己把谬误公共化了,就会公开认错,尽最大努力消除自己传播的谬误之恶劣影响,即使有损一 己的微名薄利也在所不惜,乃至为此献出生命也义无反顾。

  然而与公共知识分子致力于“知识”的“公共”化相反,伪公共知识分子却致力于“分子”的“公共”化,即以“知 识”(甚至谬误)为手段,竭尽全力使自己成为“公共分子”——名人,为此不惜让自己的谬误公共化。即使明知自己因低能 或疏忽而无意中把谬误公共化了,也不会主动认错,消除影响,而是装聋作哑,文过饰非。甚至在遭到公正批评后还要拚命抵 赖,死不认错。为了可怜的微名薄利,伪公共知识分子不惜成为公共谬误分子,不惜成为知识的敌人和知识的叛徒。

  爱做“公共”秀的伪公共知识分子,不择手段地要把自己这个“分子”做大成“分母”。伪公共知识分子弱智到连小 学数学也没弄懂:“分母”越大,“分子”就越小;“分母”无穷大,分数就趋近于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