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学生假日忙诵“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0:30 沈阳晚报
小学生假日忙诵“经”(图)
  家长和孩子一起诵“经”“不亲仁,无限……”,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背着背着,卡了壳。“再好好想想,别着急,刚才背的是:能亲仁,无限好?反过来应该是什么?”,坐在椅子上的孙浩哲教授微笑着说。“无限害!”那个小男孩几乎兴奋得跳起来。这是8月27日上午9时,记者在辽宁省青少年身心健康课题组教室中听到讲习《弟子规》时的一个小插曲。

  现场:家长学生同室学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了《弟子规》的授课教室时,教室里已坐了30多个讲习班的学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学生。“好,现在上课了,谁能把昨天我们学过的内容背一遍?”孙教授话音刚落,十几只手齐刷刷地举起。随后,孙教授开始授课,仅仅20分钟,《弟子规》的“亲仁”一节就已经结合实例讲述完毕,小学员们在课堂上流利地背诵这些连成年人也会感到陌生的原文。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在沈阳农业大学任教的胡女士认为:“在这个年龄段,如果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那么这个影响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另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爱学,早上他一大早就爬起来看教材,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现在孩子非常听话,还懂得‘父母呼,应勿缓’的道理。”

  解释:教师细究“读经”课

  下课时,记者采访了这次《弟子规》讲习的主讲孙浩哲教授,他提到:读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更重要的是去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今社会,人伦方面已经是一种缺失的状态,要找回这些失去的宝贵遗产,其方法就是将古典文化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去让青少年了解、传承下去。这也是此次《弟子规》讲习班的初衷。

  孙教授还讲到:《弟子规》的讲习还可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长,同时完成文化寻根的过程和做人的过程,并教授给孩子们的学校教育该实现而没有实现的东西。专家:正确看待“读经”潮

  记者随后采访了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的周福岩副教授。对于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读经潮”,周教授对记者说,学习这些古典精英文化是一件好事,毕竟古代的文化典籍里包含着很多远胜今人的感悟,有利于全面的人格教育,对人的情商、感情、审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今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在读经时,也要从批判的角度审视,切不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糟粕精华混为一谈。

  :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本报记者孙洪伟实习生国毅记者电话:81036066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