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引导学生做可爱“新上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2:27 新闻晚报

  学认上海地图、寻找老西门的“门”和家里的老票据、讨论如何与外地人相处……昨天,市实验小学、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一师附小等部分新课程试点学校的四年级学生拿到了《品德与社会》最新一册教材,这门新课程将教学生怎样做一个文明可爱的新上海人。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品德与社会》副主编沈晓敏介绍,《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以“认识家乡,学做可爱的上海人”为主题,通过对上海的地理环境、
历史文化,以及对上海城市商业、交通、旅游资源、内外联系、城市精神、上海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家乡(对新上海人来说可能是第二故乡或第三故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使他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具有为家乡争光、做可爱上海人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寻找家里的老票根

  “请你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还有没有保留下一些老票根或者旧的生活用品?从这些疤痕斑驳的旧物身上,你能发现关于过去的什么线索?”学生在上今年最新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时,将会碰到许多这样有趣的实践活动。沈晓敏说:“为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们作了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以地名为线索讲上海古代史、通过建筑来展现上海的近现代历史、以旧物来叙说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同时让学生学习通过身边的事物探究历史的方法。”新教材的第二单元“城市的记忆”将带领学生认识为这座城市奉献过智慧和生命的先辈,体会他们身上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的精神。

  大家同在屋檐下

  新老移民和流动人口给上海带来五湖四海的文化风情,也呈现了特定的问题和冲突,在第四单元第一个课题“我们都是上海人”中,教材模拟了一个网上论坛———今日论题:同在屋檐下,我们该怎么做?引导学生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对如何与外地人相处展开讨论。主编认为,上海的教材本身能直面外来人口问题,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外地人,帮助外地人,平等地与外地人相处,出现这样的教材本身是上海人海纳百川精神的体现。

  实验小学四年级小张同学在翻看了新教材后说,原来上海的煤要从山西运来,每天吃的菜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为上海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小朋友平等相处。《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卢雨说,新教材直面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而且给老师很大的空间结合自己的班级进行发挥,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教材特别倡导上海人海纳百川的精神,通过一系列事例,让学生知道上海是与其他地区相互依存的,上海的发展依靠全国各地的支持。

  做文明的新上海人

  开轮渡的普通司机唐伯伯用五个闹钟来提醒自己准时上班,出租车司机黄伯伯自制“方便地图”为上街的人用厕提供方便……这些来自真实生活中的故事,反映上海人守时守约、务实求精、热心公益的精神品质的故事,被编进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

  有趣的是,第四单元“做个可爱的上海人”还呈现了上海市举办为“可爱”定义短信征集活动、上海开展革除陋习活动等等方面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参与到做可爱的上海人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上海人在如何创造新的城市精神,思考自己作为城市的一员,该如何尽自己的所能做可爱的上海人。作者:晚报记者肖波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