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失语的性教育,失色的青春———全国妇联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欣谈青少年性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1:21 检察日报

  性压抑、性扭曲、性暴力的产生,很大原因是错误的性信息不正确暗示的结果。

  了解性生理知识还只是“扫盲”,但只有性生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科学的性教育应该主要来自学校。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十分人性化的咨询机构和场所。

  本报记者 高斌

  记 者:从你接触的案例来看,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陈新欣:黄片的刺激影响比较大。大部分实施性侵害的青少年,他们关于性的知识和观念大多是从黄色书刊、黄色电影及黄色网站上得到的。由于缺乏判断力和控制力,对性的认识是错误和混乱的。

  性压抑、性扭曲、性暴力的产生,很大原因是错误的性信息不正确暗示的结果。如果孩子们在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一个个关于性的问题都有来自不同方面的正确解答,就不会产生类似问题。这就看出了我们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缺失。

  记 者:在您看来,何时开始性教育最为合适?

  陈新欣:国外一般开始得比较早。如英国,他们在孩子3岁到5岁就开始一些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性启蒙教育,告诉孩子他(她)是从哪里来的、人体器官的名称和功能、男女的区别等。日本家庭则采用与孩子共浴的方式,都是希望孩子能了解自然的自己,以解除孩子的敏感心理。有一点我们应清醒认识:孩子好奇,你越不让孩子知道,孩子会越好奇。见多才能不怪。

  记 者: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职责,这之中,他们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陈新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于性的第一次认识是羞耻、是不能讲出口的,这就会伴随他(她)以后的生活,很难纠正。相反,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启蒙式常识,是常态的信息,这就会为他(她)以后成长阶段接受科学的性教育奠定基础。

  科学的性教育应主要来自学校。但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不理想。据我了解,大部分学校到初二才开生理卫生课,已经晚了。而且课上得挺尴尬:老师不好意思讲,学生也不好意思听。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十分人性化的咨询机构和场所。此外,就是最大限度地祛除淫秽信息的传播渠道,对一些成人场所要实行集中管束。

  记者:很多家长对青春期的孩子出现的诸如早恋、过早发生性关系等问题忧心忡忡,但又认为自己同样缺乏正确的理论知识,于是就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将来能给孩子“补课”。

  陈新欣:学校教育不可替代家庭教育。目前的现状,一是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性知识饥渴症状”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二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羞于启齿,不知道怎么说;或者怕说白了会影响孩子,反而成了教唆。孩子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家长应对性知识作出诚实的回答。

  记 者:学校呢?他们该如何做?

  陈新欣:学校应该提供循序渐进的性教育。比如,在中学阶段,可以告诉孩子性的涵义是如何规定的,遗精怎么办、月经是怎么回事,怎样注意个人卫生等;到了大学阶段,学校应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恋爱,如何看待性行为,发生两性关系如何处理,告诉他们避孕、流产知识等。还要让他们懂得,性和爱情、道德、文化传统的关系……我看到一些外国学生能较好地处理爱情、性,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和不爱的人不发生性关系,和相爱的人发生性关系如何避孕,有了这样全面而理性的态度,才能保证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会受伤。

  记 者:刚才你说到,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十分人性化的咨询机构和场所。未成年人遇到性问题时如何寻求救助?

  陈新欣: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做法。比如在瑞典,未成年人可以从青年门诊、少女中心、媒体教育、同伴教育等社会机构或群体中获得关于性的知识和相关帮助,关于性的教育还有国际互联网和NGO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支持。我去美国考察时,参观过类似“少女妈妈”救助站的社会机构。救助站为怀孕的未成年人提供庇护和物质帮助,被救助人可以选择流产,也可以选择生产,当她们产下的孩子大一点儿时,这些机构还支持少女妈妈们继续求学。

  记 者:如果孩子们都能从正确的途径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和处理方法,成长起来就会少走弯路。

  陈新欣:了解性生理知识还只是“扫盲”。性生理教育是基础,但只有性生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人不是动物,不能只是在肉欲和满足刺激的需求驱使下随心所欲。作为一个社会人,从青春期开始,还应该增加性伦理、性法律、性心理、性权利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我们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期待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好、品位高,实现这样美好的祝愿,既不能“不知道”,也不能不指导,不能指望孩子无师自通。我们要让孩子自觉控制生理冲动,“知情选择”自己健康的人生。

  作者:高斌

  (来源:检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