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州某医院从美国引进模拟人让学生练接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10: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某医院从美国引进模拟人让学生练接生(图)

医护人员在给模拟人实施“抢救”。记者庄小龙/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逼真的皮肤可见微微凸起的血管、或强或弱的心跳和脉搏、呼吸时胸部还上下起伏……昨日,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华南地区建起的首家医学模拟教学中心迎来了一批独特的“模拟病人”。引进方表示,希望医科学生通过能实时模拟出真实人体各种症状的“他们”,摆脱因为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使临床实训机会越来越少的尴尬。

  随着病人维权和保护隐私意识的提高,能供医科学生临床实训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近
日,广东职业医师考试中仅30%应考者能通过,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临床技能不过关。广东省的卫生专家表示,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医学研究应遵从伦理标准,因此“模拟教学”属大势所趋;也有专家提出,“模拟教学”的出现是否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最新科技 模拟人能让医科学生练接生

  “老张!你今年多少岁?”昨日,在该医院模拟病房里,一位心脏科医生正在模拟“抢救”一名心律失常的病人“老张”。

  高价从美国宇航局引进模拟人

  躺在手术台上的“老张”,“神志”清醒,胸部微微起伏,眼睛偶尔眨动一下,对医生的提问,“他”回答说:“38。”记者触摸“他”的手腕,能清晰地感觉到跳动的“脉搏”。在“老张”的手术台前,一台连通其“身体”的监护仪随时显示着“他”的血压、心率等数据。

  此时,“老张”的心电图有异样。“病人忽然出现心律不齐的状况,赶快接上电极进行抢救!”另一名医生立即给“老张”接上电极,紧急抢救。经过一轮抢救,“老张”的心律重新稳定了下来,此时医生又问“他”:“现在感觉如何?”“他”回答:“现在舒服多了!”

  负责操作的医生告诉记者,这种模拟人的计算机系统里存储了无数病例,仅急救就能模拟出100多种病例。而在另一个模拟病房里,记者看到了肚子隆得老高、正待产的一位“妈妈”。和真人不同的是,“妈妈”的“肚皮”是可以揭开的。这个模拟人,可以让学生们尽情地尝试“接生”过程。

  模拟人最富意义的是其能根据实习者操作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一名护士在现场对模拟人进行输液注射练习,注射位置正确,当注射针头一刺入手臂血管后,立即可以看到有“血液”回流;反之,如果注射位置不正确,是看不到“血液”流出的。

  这些模拟人是从美国宇航局研究中心高价引进的,在华南地区尚属首次。“他们”的“驾临”,反映了医学教育的一个难题。

  实训机会减少 学生临床技能滑坡

  按照我国当前医科学生培养模式,一般临床医学学生经过3到4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后就应该进入临床实习,但现实是他们往往不能如愿接触到病例。据介绍,随着病人隐私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病人特别是妇科、儿科病人,对实习生跟随训练可谓“深恶痛绝”和“拒之千里”,妇科的病人特别抗拒,而儿科病人的家长也会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专家表示,由于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了不“得罪”病人,许多医院再不敢贸然让实习生在病人身上训练了。

  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实操”机会越来越少的趋势已成为近年来青年临床医生基本技能整体水平滑坡的主要原因。来自广东省医师学会的一项数据表明,在去年组织的全省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广东的通过率仅有30%,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考者的临床技能通不过。

  存在疑问 模拟人能代替真的病人吗?

  广东省卫生厅科技处的专家指出,在我国的医学院中,可供实习生临床训练的对象可以分为真实病人、标准病人和模拟病人三个阶段,目前“真实病人”因为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而越来越少,导致影响临床技能的培训;而“标准化病人”又与真实病人有距离,学生始终缺乏对病症的最准确认识;使用“模拟病人”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按2000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医学研究应该遵从伦理标准,因此“模拟教学”可谓大势所趋。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陈剑表示,为了遵守《职业医师法》,为了尊重人权,我国的医学教学也必然要向“模拟教学”迈进,与国际接轨。

  不过对此也有专家表示不以为然,认为“模拟教学”的出现只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妥协”。目前的模拟人,主要用于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急救、高级护理等学科的技能、抢救等训练内容,但是由于人体的极复杂性,模拟人还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真人”来作临床训练对象。

  以分娩为例,模拟的“产妇”只能提供顺产情况供训练,但是人生育的过程和其中状况的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这些即使是最精确的模拟人也未必能“模拟”出来。因此,有专家认为,切勿让学生以为只要经过模拟人的训练就“万事大吉”,还是应该争取尽可能多的实际训练机会,多看多尝试。作为病人,也应该为医学教育事业思考,在不涉及伤害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尽量给予配合。

  各方说法 病人不是无偿“活标本”

  在目前情况下,让实习医生对病人进行临床实训仍是必要的。病人之所以不愿充当“活标本”,无非有两大原因,一是多个实习生在身上“练手”,全无隐私可言,烦不胜烦,二是本来生病就很痛苦,为了配合医师的教学,痛苦的强度没准还要增强。病人付出了那么多,却一无所获,不愿配合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既然取得病人配合,为实习生多找些临床“练手”的机会,是医学院的迫切需要,那么医院或许应该改变以前的做法,多一些对病人的尊重和沟通,并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减免一定的医药费,以此表达对病人配合医疗教学的谢意。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要求病人配合医疗教学固然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但医院毫无疑问也是得益者之一,既然得益,就应当付费,这是现代社会的常理。(王月华)

  请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正如一个力学物理学家不一定会游泳一样,一个医学知识渊博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好的医生。医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当,一个好的医生,除了要有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经验。而经验,就是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积累的。

  大家都希望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值得信赖的医生看病,但老医生也是从实习医生走过来的。找老医生看病的时候,如果身边围着一群实习生观摩可能会让患者很烦,特别是看妇科病,更是令人尴尬。但如果年轻的医生缺乏实习的经历,下一回轮到他(她)给你看病,情况岂不是更糟?如果医院在安排实习生实习时多点为病人考虑,多一些对病人的尊重和沟通,对于病人来说,也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黄楚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