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颠覆传统备课模式,讲稿课前发给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9:50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通讯员 戴兴海 金陵晚报记者 刘家智 戚若予【金陵晚报报道】[实践案例一]溧水县东庐中学原是一所薄弱的乡村初中,1999年全面使用“讲学稿”,后又采取配套改革措施,实行“四不”、“一清”。即:不分快慢班、不在节假日补课、不设竞赛辅导班、不订教学辅导资料;每周用半天时间为学生做“周周清”辅导。这样,教师集中精力编制“讲学稿”,学生专心用好“讲学稿”。“深刻预习、活泼研习、精当补习”成为该校学生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经过数年发愤努力
,东庐中学不仅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示范初中”的检查验收,而且一跃成为获得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的南京市名校,并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案例背景]

  “讲学稿”是东庐中学师生教学中的共用文本,它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后的产物和“教学合一”的载体。它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其具体形成过程是:1、教师提前疏通教材;2、主备教师先行备课;3、备课组备课,修改、审核,制成“讲学稿”;4、提前将“讲学稿”发给学生,并在课前检查完成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5、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课后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交流。学生使用“讲学稿”时要体现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原则。根据“讲学稿”的提示,学生课前在“讲学稿”上标记疑难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课堂上积极参与质疑和讨论,记录学习要点、方法、问题等;课后将“讲学稿”分类装订,随时复习和巩固。

  [专家点评]

  千淘万漉始到金

  点评人:沈曙虹全国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其实,与不少学校一样,东庐中学也曾试图靠加班加点、机械训练来提升教学质量,结果必然走进无序低效、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可贵的是,庐中人在困境中发出了“再也不能那样活”的呐喊,他们苦心钻研先进教学理念,大胆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本校师资力量,历经千淘万漉不断完善,终于挖出了亮闪闪的“金子”——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讲学稿”促进了教师“教”的合作性。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讲学稿”多年一贯的集体研讨,老师们可以不断相互启发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放大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加快了,教师的低效甚至无效劳动减少了,人际关系进一步融洽了,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大大增强了。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该校学生的成绩会大幅度提高,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氛”。“讲学稿”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由于教案与学案互为一体,学生根据“讲学稿”预习时往往能解决新授课中一半以上的问题,于是当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的时候,知识对他们来说就从原先的未知转变为“已知”,如此,课堂上就不单单是老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成为师生探讨问题、交流观点的场所。教学的真正意义就在这种师生之间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双向沟通中得以实现,而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就必然在情理之中。(编辑 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