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先生今朝驾鹤去抢救古乐少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07:12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 王卫平 王警)10月5日下午5时许,著名的“长安古乐”口头传承人李培恩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1岁。此前,“长安古乐”仅有3位80岁以上的口头传承人,李先生的去世,使留传了1300年的“汉唐遗音”遭受巨大损失。

  据了解,“长安古乐”在唐朝时主要在宫廷演奏,被称为“伎乐”,分“坐部伎”和“立部伎”。历史变迁,唐宫廷乐人流落民间,古乐即在民间传承发展,特别是在西安城区
和郊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原生乐曲。据考证,“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唐大曲主要用做皇帝大典朝礼、祭祖、迎宾、夜宴伴奏音乐。自唐朝始,迄今已留传逾1300年,被世界音乐界誉为音乐的“活化石”。

  “长安古乐”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凯说,“长安古乐”的留传,也只是通过心传口授的方式进行,一般传男不传女,也有门派之分。所以,能真正领悟“长安古乐”之精髓的仅有各音乐社的嫡系传人,而李培恩先生就是其一,他与87岁的赵庚辰、83岁的余铸并称为“长安古乐三老”,现今“长安古乐”的抢救传承,大多靠“三老”唱谱翻译,并指导演奏。

  李培恩世居西安书院门,从小就跟舅舅朱桐、著名艺人余登瀛先生学古乐。“他一辈子就爱古乐,会很多种乐器,懂不少乐谱,平时没事就唱唱,有学生来了就教教学生。他在弥留之际,虽然已全身浮肿,连说话都很困难,但还操心着古乐的事,说自己还有一些东西(古乐)没有整理,但,还是晚了。”李培恩先生的夫人庞女士说。

  李凯提起已作古的李先生时声泪俱下:“老人就是‘长安古乐’的活化石,可惜老人已西去,这是‘长安古乐’抢救工作的巨大损失。现在只剩两位活化石,假若还不抢救,‘长安古乐’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据了解,老人临终前,把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一本清光绪年间的手抄本唐宫廷乐谱捐献出来,又捐出多件具有百年历史的乐器。昨日上午,李先生生前教过的16名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抓紧排演《绕佛堂》和《香山社鼓》,打算在老人的追悼会上,再让老人听听他倾心毕生的“长安古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