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救下许多孩子 宗师走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5:0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救下许多孩子宗师走了

  昨日凌晨零时5分,96岁的彭吉人老人平静离世。老人是西南地区第一位耳鼻喉科博士,数十年前他在国内首先使用支气管镜取出误呛入气管的异物,挽救了不少小孩的生命。

  香烛燃烧,青烟袅袅,和主人淡泊的性格一样,灵堂布置异常简单。彭老的晚生后辈、如今已是各大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主任不断送来花圈。

  旧房子里住了20多年

  老人生前住的是一套50多平方米的旧房子。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家中各处全都安上了扶手,以防主人跌倒。水泥洗碗槽,老式黑色电灯开关,客厅地板胶已经裂开,仅用黄色胶带粘住。

  “我们不敢相信西南耳鼻喉科创始人居然住这么破旧的房子。”今年10月25日出诊抢救彭老的华西医院急诊科护士说。

  “父亲并不看重身外之物,以他的条件他早就可以换更大、条件更好的房子。但是他说有房子住、不被风吹日晒就足够了,始终不愿意换。”彭老的儿子们说,老人在这一套二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0多年。

  高寿的耳鼻喉科博士

  “许多比他年龄小的同行‘走’在他的前面,父亲常说他们抢占他的位置。”看着墙上父亲的照片,彭吉人老人的二儿子静静地说。在一本1978年出版的《中华耳鼻咽喉杂志》上,老人用圆珠笔在3位已经去世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的名字上画上方框。现在,轮到别人在他的名字上画上方框了。

  彭吉人1909年生于重庆,父亲彭届揆是名中医。1935年他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获理科学士、医学博士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他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位耳鼻喉科博士。

  毕业以后,彭吉人在陕西街的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成都存仁医院工作。“父亲有容人之量。”68岁的大儿子彭德先说。抗日战争期间,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耳鼻喉医生纷纷内迁到成都。当时任存仁医院院长兼华西大学耳鼻喉科主任的彭吉人邀请他们到存仁医院从医执教。当时的存仁云集了华西、齐鲁等大学的精英。这份历经患难的情谊一直保持到他们去世。

  率先引进仪器挽救窒息小孩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加拿大进修的彭老返回祖国,还带回了当时国外最先进的支气管镜。在没有这个仪器以前,很多吸入气管的异物无法取出,病人因为窒息或者肺部感染死亡。

  在省医院工作的彭德先至今记得,30多年前一天深夜,省医院的救护车开到家门口。原来是有一个小孩子因气管异物无法取出,危在旦夕,特别请父亲前去救急。“这么多年,老人家不知道救了多少生命,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孩。”华西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力红说。今年春节以后,身体一向健康的彭老突然无法行走。昨日凌晨零时5分,因心脏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他在华西医院心内科监护室去世。老人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在他生前一直表示想把伴随自己数十年的原版英文书籍捐给医院和科室。

  下周二上午8时,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华西医院第一综合楼负二楼太平间举行。本报记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