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罗布泊中哭泣的古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3:23 乌鲁木齐晚报

  (新疆经济报记者 王春莲2005-11-03)

  西望楼兰,大地苍茫,云天浩淼,不见残城在何处。面对一泻百里连绵的雅丹地貌,面对无际伸展的鱼鳞般的碱壳,还有那些干燥的沙砾、瘠土、苇根和螺壳,竟没有一个人再习惯性地掸去身上的浮土。罗布泊以一种混合了博大与冷漠两种特征的极具震撼力的美,使人的心灵无法拒绝它的感染。

  两年前的农历除夕那一天,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张耀东一行一直颠簸在库鲁克塔格到阿尔金山北麓之间的这片举世闻名的荒原上,以便为来日探寻一条无后援穿越的路径。在这条轴线北端的孔雀河三角洲地带,龙城雅丹特殊的地理风貌让人过目难忘;南端,罗布泊只留下一道古老而绵延的湖岸陆地;东侧,就是那片被约翰·海尔称作嘎顺戈壁的可怖荒漠;而轴线西侧30公里以外,那个为斯文·赫定带来荣誉的楼兰古城虽然未进入视线,却一如既往地承载着历史沧桑的见证。

  迪坎尔乐园

  当制定踏勘计划时,赵工那根粗糙的手指径直点在了鄯善以南。于是,他们在除夕之夜到达了迪坎尔村。该村隶属鄯善县迪坎尔乡。他们在寒风瑟缩之中闯进尼牙孜家。霸道的赵工进门就晃动着手要吃要睡。来了一个班的人马,尼牙孜一家却仍然欢天喜地地张罗着。当那条足有5米长的土炕烧起来的时候,浓酽的热茶和葡萄干、干馕、绿皮红瓤的哈密瓜一起端上了土炕。在村子里逗留的那几天,处处可以感觉到维吾尔族乡民们与老赵打情骂俏的那份亲近。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上世纪60年代,地质队陷入困境,当年的小赵奉命从迪坎尔村借驴去乡上求援。那头母驴怀念留在村中的小崽,不肯配合,结果是落了鞍子跑了驴。这样,6小时以后,村民们得以在村头夹道欢迎那个汗流满面、背负鞍子归来的巴郎子——小赵。不长面子的是,那头母驴和它的小崽也夹在人群中看热闹。

  本来约定是清早9点整装出发,到12点半,将伴随他们进入罗布泊的辎重车司机还在某处睡大觉。这样,当晚到达库鲁克塔格南坡的计划未能实现,不得不中途露宿在克孜尔塔格群山中的一个金矿基地里。

  白石泉今昔和折翅的孔雀

  在1∶25000的地形图上,白石泉是一个无声无息的蔚蓝色蝌蚪,不显眼地镶嵌在库鲁克塔格南侧。汽车穿越巴彦库木塔格山口后不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被山前丘陵护卫着的滩地。衰败的芦草、白茅、芨芨、红柳零落地散布在几平方公里的滩地上。在新疆,这是一种远离绿洲的典型戈壁滩风貌,与丰饶之概念毫不相关。但概念是随环境而转移的,对于以艰苦卓绝的生存状态而著称的野骆驼,这里已经构成它们的极乐世界。想想看,跋涉几十至上百公里,走出生命绝地的戈壁,嚼几口富含纤维的芦根,啃几块晶莹而咸涩的冰块,这毕竟是野骆驼们生存的最高境界。

  从1450米突然下降到600米,正好摆脱那些山峦对视野的遮挡。由于断水已久,孔雀河古河道只能通过色彩来辨认。它自西向东拉出一道土白色的痕迹,然后向南急转,融入罗布泊天地难分的浩瀚中。

  从正午到黄昏,他们一直在错落的雅丹地貌中穿行。大雅丹高度一般在20米上下,呈倒扣的平底船状,顶部平坦而腰部嶙峋,沿高度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断面结构。雅丹间形成众多的河道、湖岔和沼地,繁育出丰茂的植被。正是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古楼兰人创造了奇迹般的罗布文明。

  但是,自然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演进以更加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罗布泊的命运。当浩瀚无边的水面逐渐干缩,再也无法承托起罗布人的诺亚方舟时,一个不可遏制的衰退过程便悲哀地降临了。于是,温馨缱绻的渔猎生活终于成了往事。只有固执的荒漠风,还在年复一年地雕凿着这些大雅丹的筋骨和脊梁,使它显得古老、苍凉。

  哭泣的古墓

  终于到达那个特殊的坐标点。

  除了空旷,周围没有任何特点。一条小径向西伸展,从那里西去35公里就是楼兰古城。

  下午,当他们从湖心返回北岸时,忽然有了那个惊人的发现。

  一座长度约60米的大雅丹横在路的东侧。雅丹顶部微微显露出一处不显眼的突起。自从进入满目荒凉的库鲁克塔格南部地区,地形的凸凹几乎就是大地的唯一特征。所以,谁也没有去特别注意它。但高级地质工程师的信息触角与众不同,他断定那是人工遗留物。于是,他们沿着雅丹的南脊攀缘而上,去验证他的断言。结果,不但证实那是一座败破不堪的佛塔,还发现了那座隐蔽在佛塔西侧20米处的被盗古墓。

  墓室从顶部被掘开,深约3米。坍塌的泥土几乎掩埋了墓室的一半高度,中间戳出一段葫芦状、最大直径约80厘米的泥柱。墓室西侧墙壁绘有一只边缘清晰的黑色镇墓兽,南侧墙壁上是半幅金驼、银驼与袍装牧人的戏耍图。墓室的另外两壁严重毁坏,已经无从辨认。但墓墟中最为惹眼的,还是那两片宽窄不一,却线条齐整的彩棺板。在厚重的蒙尘下,彩棺板竟然清晰地透出精美的彩绘图案。

  墓室北墙被凿开一个脸盆大的洞窟,通向内室。借一缕阳光看进去,依稀能辨别出四壁那些精美的壁画。当眼睛熟悉了黑暗以后,便看到了地面上那些四散的棺板和几近完整的人体骨骸。

  一份记载着多少珍贵信息的古墓葬就这样被毁了。借助于罗布泊艰险的天然屏障,盗墓者得以从容地完成他们卑劣的营生。

  那里方圆数百里,分布着古老的烽燧、墓葬、佛塔、古城及许多其他的遗迹……这些人类社会生活的沉淀物,足可构成一个罗布文明的天然博物馆。只是,当历史的脚步逐渐远离荒原时,我们该怎样守护它?:

  (责任编辑:高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