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悠悠绝响远古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0:00 大众网-鲁中晨报

  

悠悠绝响远古来

  从一块普通的黄土到埙需要付出很多心血

  

悠悠绝响远古来

  黄土需敲碎敲细

  

悠悠绝响远古来

  泥巴在老先生手里几分钟就有了埙的雏形

  

悠悠绝响远古来

  打磨也是个细活

  

悠悠绝响远古来

  打音孔、调音最复杂了

  

悠悠绝响远古来
放在液化气上烧

  

悠悠绝响远古来

  复杂的劳动之后就可以享受吹埙的悠闲了

  

悠悠绝响远古来
刘老先生的部分作品

  

悠悠绝响远古来
刘老先生家里堆满了书籍和埙

  提起淄博,人们大都会想到各种精美的瓷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陶瓷家族里面还有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乐器。当都市人已经习惯了萨克斯和钢琴曲的时候,11月5日,记者有幸在张店见到了淄博老艺人刘冰池和他的埙。

  刘老先生在张店商场西路北九巷一座旧居民楼里有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有些拥挤,到处堆积的书籍显出主人的博学,靠窗的桌子上放着几个不起眼的陶制小东西——说它小,是因为它只有小孩的拳头一般大。老人说,这就是他做的埙。

  做埙

  老先生说,埙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出现了,制作这样一种古老的乐器,用黄土和一点纸浆足矣。

  他把从邻近工地上找来的一块毫不起眼的黄土敲碎后装进一个买菜用的塑料袋里,倒进水,硬土块便被泡成了软泥巴,为了增加粘性,他又在里面加了点纸浆。

  随后,老先生从塑料袋里取出一块软软的泥巴,双手灵巧地上下翻飞,很快,泥巴变成了窝头的形状。渐渐地,“窝头”的开口处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成了一个直径不足1厘米的小孔,这个小口是埙的吹孔。老人仔细地用自制的工具将吹孔内外抹平,埙是靠气流的摩擦来发声的,吹孔附近的内壁是否光滑直接影响到音质。

  晾上几个小时,泥巴埙“青硬”(水分部分挥发后,泥巴埙成型、软硬适中,但形状仍可修整)的时候,就可以确定音孔的位置了。音孔的位置取决于人的手形等生理因素,此外埙的造型不同,音孔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确定了音孔位置的泥巴埙再晾上一段时间后,就该挖开音孔并不断调音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一道工序了。制作埙乐器,必须要通音律,为了掌握音律,刘老先生就曾经花费过好长一段时间潜心研究。

  老先生说,音孔的位置是按照右手低音、左手高音的习惯安排的。随后他拿出一把精致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将音孔挖开,挖开一点,便吹几下,听一听,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调试,一只8孔的埙足足耗费了半个小时,老先生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接下来是最后一道工序,挖好音孔的埙晾上四五天后,就可以烧制了。老人将还是土质的埙吹孔朝下放在煤气灶上,用一截旧烟囱罩住,先用小火烧5分钟左右,然后将火调大烧7分钟,等到埙变得通红时,再将它倒过来将底部也烧红,取下来,冷却之后,一只埙就烧制好了。

  老先生说,埙烧好了并不是整个制作过程的结束,仍然要进行仔细的调试和打磨,才能成为成品埙。

  爱埙

  今年66岁的刘冰池老先生家在博山,从小就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从博山一家陶瓷厂离职后来到张店工作。

  对于埙,刘冰池原来只是在古籍上见过相关介绍,这种特殊的乐器多被用作宫廷祭祀,因此,民间很少能见到。后来,他多次听说过某处有埙出土,也见过图片和相关的文字,但是第一次听到埙的声音,却是在一个电视上的背景音乐中,老人用“幽雅”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8年前,朋友收藏的一只出土的埙让他大开眼界,后来朋友提醒他:“你手巧,做个埙让我们看看吧。”老人便动了这个念头。

  一开始的时候,刘老先生根本摸不着头脑,完全是自己摸索着做。为了这件小东西,他不得不潜心研究音律,先是做好之后吹不出声音,后来,好容易吹出声音来,黄土和纸浆做成的埙吹了没多长时间,吹孔处就被唾液“摧毁”了。后来在陶瓷行业浸淫多年的老人尝试着用烧陶瓷的方法,用液化气来烧制埙,结果成功了。

  从原来的简单发声到后来能吹出一个八度,再通过音孔变化吹出如今的两个八度,现在,老先生可以用埙吹奏出除高音之外的所有音乐。

  赏埙

  

  演奏古老的乐曲是埙的特长。谈话间,老人即兴为我们吹奏了一曲,声音响起的瞬间,记者被深深地震撼了:幽深、悲凄、哀婉、缠绵,醇厚似浓酒,纯洁如天籁。看着胡须花白、满脸沧桑的老人,听着从这古老乐器中传出来的悠远的声音,自己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置身于宫廷雅乐的演奏场,心无杂念、纯粹之至。久居繁华都市,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人感到莫名的疲惫,一曲吹罢,心里竟有了久违的宁静和轻松,直到走出老人的家门很长时间,我的耳边还回荡着那古老的乐曲,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吧。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继才 桑拥军)

  埙的历史

  ■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

  埙的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埙有了较大的发展,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四个音,有的还可吹出fa音;演奏家拿到国外表演,曾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远的文明”。

  商代的埙的造型已比较稳定,发音孔增多,发音能力增强,表现力大大提高。

  ■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所载的29种乐器之一。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

  ■到了汉代出现七孔陶埙。

  ■隋代埙用于九部乐的《清乐》中。

  ■近代,埙只用于琴、埙合奏。在清代的宫廷“中和韶乐”中,也偶尔使用埙。

  ■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副教授在天津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家尹德明等的协助下,对埙进行了研究改革,制作成功4种不同调门的九孔陶埙,并使埙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在陈重九孔陶埙的基础上制成十孔木埙,转调方便,音色柔和优美。

  近年来,埙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正式的演出舞台。1993年,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硕士刘宽忍与当代作家贾平凹出版了《废都》的埙乐专辑。这次音乐家与作家的联袂,让更多的人首次通过文学作品认识了埙,了解了埙,影响颇为深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