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西不少古镇村民大建小洋楼 抛弃古朴院落风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2:55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早报贺州讯(记者王光家)整个村子数十座新房全是类似小洋楼的建筑;打算外迁的古镇居民也纷纷在新规划区内建造洋楼……广西不少民居如此“喜新厌旧”、抛弃民族传统风格,令人喜忧参半。

  贺州市莲塘镇仁冲村客家围屋是目前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围屋建筑群之一,除了文化内涵丰富,还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等功能,目前当地政府正着手把这些客家围屋
建成我国首家客家生态博物馆。不过,与此古朴风格建筑相对应的是,该村数十座新建的民房却均为清一色的方形小洋楼,楼内布局也全部仿照城里的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完全没了当地客家围屋建筑风格的影子。该村一位刚搬进小洋楼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都这样建房子,此类房子楼顶可晒东西,四面采光好,住起来实用舒服。

  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如今扬名在外的昭平县黄姚古镇,当地居民无论在规划区内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也在大建火柴盒式的小洋楼;拥有古城古墙的贺州市贺街,当地新洋楼仅有几座保留了古屋的屋檐原貌及窗棂风格。一些外地游客反映说,广西其它一些古镇也存在同样的“病症”,如此发展下去,以后各地的民居将只剩下“一副面孔”了,其实像园林城市苏州,许多新民居在现代建筑模式下,还基本保留了古建筑风格,是值得学习的。

  “民居需要保护,而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熊守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古民居存在容易潮湿、光照不好等弊病,所以现在村民基本上“喜新厌旧”,采用了“进口”的小洋楼建筑模式,但顾此失彼的做法不利于民族建筑的发展,希望现代化民居通过中西结合思维,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民居风格。

  编辑:杨东 作者:王光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