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贵州风:土家族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8:48 贵州日报 | |||||||||
贵州真正多彩。 多彩属于贵州。 不是么,就在《多彩贵州风》还在高潮迭起时,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便以其浩浩荡荡的气势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之中:《山魂水韵仡佬风》、《绿色黔南好花红》、《金果
这是又一次贵州的文化盛典,是又一次各族人民的节日狂欢。 面对这一派花团锦簇,由杨景凤导演的《乌江汉·土家妹》似乎让人更加的期待,因为这部由林亚军创作的话剧文学本,在今年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中获得了铜奖。 《乌江汉·土家妹》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乌江岸边的一个土家族山寨。外出打工的土家汉子大山,带着与父老乡亲共同富裕的信念,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久别的恋人春妹身边。为了开拓市场寻找致富道路,大山求助当年的高中同学现已事业有成的玲玲,不想玲玲有意大山,并以此作为收购大山他们产品的条件。为了家乡能早一天致富,苦等了大山几年的春妹,决定退出这场情感的竞争,但大山没有因财富的诱惑而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心上的恋人,最后,玲玲被大山和春妹的真情所感动,在大山和春妹的婚礼中,玲玲与土家山寨的乡亲们一起展望着未来的好日子。 这无疑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乌江汉·土家妹》中,大山和春妹对纯真爱情的坚守及其与父老乡亲共同富裕的信念,在被“交易”高度腐蚀着我们灵魂的当下显得格外的珍贵;《乌江汉·土家妹》通过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展现的春妹、大山的人生经历,把今天土家人的精神风貌与人格追求形象地推上舞台,让人们看到了土家山寨的那一片纯净蓝天。 大山与春妹的人生际遇,把我的思绪引向了那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家山寨,引向了土家那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当中。 土家族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黔东一带,人口过百万。历代文献对土家的称谓繁多,明清“改土归流”后始称“土家”,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土家族”。1987年11月,我省建立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土家族人民创造的民族文化是光辉灿烂的,尽管经过上千年岁月的风雨冲刷,那名震全国、影响世界的土家傩依然光闪闪,亮晶晶。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文化现象。有关傩的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文化的开明,我国文化界对傩的研究异军突起,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拓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艺术学以及医药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傩由傩仪、傩技、傩戏三部分组成,傩中的傩戏,则被理论界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贵州土家族聚居的铜仁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傩这个原始古朴的文化事象流传并保留至今。目前铜仁地区约有480多个傩坛班子广泛活动在民间,而德江就拥有傩100余坛,掌坛师(土家族则称为土老师)500余人,古老傩戏面具600余面,这几个数字大概可以把德江的土家傩称为全国之最。 “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 国内傩戏研究专家的这种评价,实证着在贵州土家保存至今的傩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1992年,省文化厅授予德江“傩文化之乡”。 在傩坛中,随着仪式展开的、令人震惊和不解的是傩技,其中包括上刀梯、下火海、开红山(头顶钉铁钉)、口含红铁、脚踩红铧、手下油锅、钉鸡、秤杆提米、吞钉子、吃瓷碗等。这些令人不可理解的绝技曾多次赴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及美国、新加坡等国表演。 以上列举的这些傩坛绝技,多属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还不能给予解释的一种客观存在,也因此,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在反证着傩文化现象中孕育着有待我们进一步发现与实证的深刻的科学内容。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傩面具曾多次在国内展演展出,其内容被翻译为中、英、法等7种文字,宣传覆盖面达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江县还成功举办了“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德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及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就“保护、开发与利用傩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专题研讨。现今,德江县已把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在土家文化中,除傩之外,影响较大的大概要数土家的摆手舞。 “摆手”土家语为“舍巴”,具有祭祀性质。摆手舞有大小之分,大摆手用以祭祀土家族始祖和“八部大神”,历时七天,小摆手用以祭祀五代以来统治当地的土司,一般为三天。现今湘西龙山县着落湖摆手堂门前的对联:“守斯土,抚斯土,斯土黎民感恩戴德,同歌摆手;封八蛮,佑八蛮,八蛮疆地风调雨顺,共庆丰收”可以作为摆手历史功能的一种见证。 摆手舞过去多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届时,人们聚集在摆手堂前,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击鼓鸣锣,众人围成圆圈,随鼓点变换舞姿,尽情欢跳。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动作矫健,气氛热烈的摆手舞已经演变为土家族日常节庆中不可缺少的节目。 同样流传久远的“茅古斯”则是土家族意于纪念祖先创世业绩的又一独具特色的文化事象。“茅古斯”表演者头戴尖顶齐脖茅草帽,头扎草辫,全身用稻草包扎,表演时讲土话、唱土歌,内容包括刀耕、火种、围猎、捕鱼、接新娘、甩火把……“茅古斯”造型特别,表演诙谐有趣。 在土家族众多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热烈。 “赶年”,就是“往前赶一天过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年。 关于赶年的来历,土家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较为广泛的传说是因赴东南沿海抗倭寇而赶年的故事。 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犯我东南沿海,朝廷下令征调湘鄂士兵保卫海防,限期腊月三十日启程,为此,老人们决定,提前过年,让孩子们过完新年再奔赴前线保卫海疆。从此,便形成了过赶年的习俗。 在上述传说流行地区过年时,要在堂屋中用青布围成一个幕帐,象征当年士兵们宿营的营房,帐中置祭桌,上摆传统的年饭、腊肉、粑粑,粑粑上插饰松枝、梅花,一小竹篓装一大把筷子,松枝梅花表示郊野,筷子代表箭,象征当年土家族子弟出征前赶年的情景。 赶年的习俗与传说,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先辈们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爱国情怀。 在土家族聚居的铜仁地区,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同时,还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被誉为“古佛道场”的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方圆567平方公里,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也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峰峦突兀陡绝、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梵净山保存了距今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及丰富的生物资源。 登梵净,逢山雨之际,水气蒸发,便呈现出茫茫云海,时聚时散,景象万千,特别是日出日落之时,更是霞光万道,紫气千重。而金顶的“梵净佛光”,则是景中之奇。1993年春节期间我曾在山顶小住多日,正月初三上午,带小儿与几位师兄登上金顶,脚下是一片薄薄的云海,头上是暖暖的阳光,十时左右,眼前的云雾中一个五彩光环慢慢显现,我的身影投射在光环中间,终于有缘得见佛光了,我赶快取出相机,按下了快门,把那满天霞瑞、一地光明的宝贵瞬间永远留存了下来。 梵净山的佛教活动开始于隋唐时期,明万历初年(1573年),随着妙玄和尚在梵净山重建金顶寺庙,梵净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佛教活动空前繁盛起来,至清光绪23年(1897年)对寺庙的不断重建、扩建、修复,已形成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庞大寺庙群。 2004年9月23日,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印江护国寺召开,60多名大德高僧、专家学者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学诚法师代表中国佛协认定:“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值得印江人引以为荣的,还有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地。 1934年9月,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红六军团在红三军的接应下,终于在1934年10月24日与贺龙、关向应、夏曦率领的红二军团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 红三军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在黔东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主要有印江木黄红军军部旧址、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会师柏、会师泉、贺龙钓鱼台、毛坝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旧寨坝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等。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及黔东革命根据地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已成为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1996年,省委、省政府将纪念碑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省委、省政府又将木黄纪念馆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省人民政府命名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为省级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绿色的黔东,因土家人世世代代的文化积累而厚重、而神奇,红色的黔东,因土家人的热血和辛劳而光辉、而伟大,当黔东的绿色与黔东的红色融合成无间的交响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通向全面小康的七色彩虹。 作者:刘斯奇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