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60年后,前犹太难民沪上寻"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8:57 东方网

  重返悠长记忆中的“第二故乡”,回首刻骨铭心的难民经历,79岁的犹太人麦可·布卢门撒尔昨日在陕西北路500号西摩会堂旧址前感叹:“60年前上海人民以宽大的胸怀,友善地对待我们,60年后,如果我们不做出些努力,中犹人民的这段友谊就可能被后人淡忘。”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由上海市政府组织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系列活动昨日上午在申城正式拉开帷幕。已阔别上海达60年之久的十余名昔日犹太难民和他
们的后代寻“根”故里,并和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支援过犹太难民的“老上海”座谈。

  纪念:上海人民像邻居一样对待我们

  上午10时,在上海目前保存最完好也是规模最大的犹太教堂———西摩会堂,一个名为“战火中的诺亚方舟———犹太难民在上海”主题展览开幕,近150幅珍贵图片和相关资料真实地再现了二战硝烟中欧洲犹太难民所度过的艰难岁月。

  西摩会堂对于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前犹太难民麦可·布卢门撒尔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我和很多人在这里附近的教会学校念书,我就是在那里学习了我的英文。不是我们选择了上海,而是上海选择了我们。当别的国家都拒绝接纳我们时,上海人民像邻居一样对待我们。”

  据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区的犹太难民,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临时家园,上海因此也成为二战时接纳犹太难民最多的城市。

  感激:几乎没有人拒绝过我们入住

  在前犹太难民看来,“上海”这个单词已被记录进犹太人的文化里,和著名的“辛德勒”一样,成了“拯救”、“避难地”的代名词。

  前犹太难民、德国社会活动家索尼亚·缪伯格女士则带着自己儿时玩过的橡皮筋、幼儿园的毕业证书来到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舟山路。1939年索尼亚·缪伯格的父母逃难来到上海,并在上海生下她,“那是一段艰难的生活,但是上海人民的勇气和友好让我终身难忘。”缪伯格向以前的老街坊们展示了自己全家在上海拍的照片,还唱了一首儿时跳皮筋时经常唱的儿歌。

  “当年几乎没有人不愿意接受犹太难民,很多犹太人在法西斯的屠杀下家破人亡,我看到很多人残疾了,也很同情他们的遭遇。”虽然语言不通让上海居民和那些犹太难民的交往并不多,但居住在霍山路已有60年的80岁老人周钦善还记得和很多犹太小孩一起踢球玩耍的情景,“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我们知道他们是友好的。”

  探访:六次探访故居,一个灶台沿用至今

  和周钦善的老邻居一样,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前犹太难民纷纷来到现虹口区舟山路一带,探访曾为自己提供避难之所的上海老朋友,他们的后代也经常来此寻访父辈们住过的老房子。

  从昨天中午开始,舟山路59号的居民徐金根夫妇就做好了准备,迎接可能前来探访的麦可·布卢门撒尔。穿过一个幽暗潮湿的长廊,从一个狭窄的楼梯到达二楼,一个只有9平方米的房间就是布卢门撒尔小时候居住的地方,他和另两个孩子在这里居住了8年。

  虽然由于天气原因布卢门撒尔最后未能故居重访,但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徐金根说,布卢门撒尔已前来踏访过6次,这两年尤其频繁。“他对这里很熟悉,每次都是自己摸着黑走进来,去年他还带着夫人以及子女一起来过,说要让子女们看看自己以前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徐金根指着窗台边的一个旧灶台说,这个灶台是当年布卢门撒尔使用过的,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使用,布卢门撒尔曾表示如果要建博物馆,一定要把这个灶台放进去,因为它见证了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一段中犹人民的友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