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区义务放映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0:26 锦州日报

  如今电视已成为千家万户中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电影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农村“野电影”更是少见。可是在北宁市罗罗堡镇,电影,不仅被人们所熟悉,而且是越演越红火。今年又迎来了农村电影的第二个春天。寻其原因,除了镇文化站安振东站长的专业放映外,更离不开那些义务放映员。北宁养路段退休工人王贝喜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坚持义务放映5年、100多场次。

  王贝喜,1998年从北宁养路段退休。退休后,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渴望,他时时想起在小时候操场上挂起的那一张银幕。那张银幕是他们那样年龄在文化贫瘠的年代唯一的精神寄托。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我要是会放电影一定满足大家的要求。从此,电影,已深深地印在了他心灵的底片上。

  从小就酷爱电影的王贝喜在上班时,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同镇文化站安振东站长“偷学演技”,还时常下乡帮安站长放几个片子。他常从腰包里掏几个钱买些关于电影放映的书籍,久而久之,他不但掌握了电影的放映技术,而且还学到了电影机的维修技术,王贝喜退休后如愿以偿了。

  王贝喜所在的村是全镇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富裕起来的农民急需精神生活的渴望。他在5年前就担起这个自然屯的义务放映员。如今,就是几岁的孩子一见到他都拍手称快:“电影来了!”那里的人们都习惯了,茶余饭后都要搬出小凳来到商店前等着银幕的拉起。他每年义务为群众放映电影几十场。刚开始是借镇文化电影站的电影机,现在,镇文化站又有新的电影机,旧的就让他使用。原来的电影片他都是亲自骑摩托车去市电影公司租借。现在他就托人东租西借。文化站来了片子,他马上就去借,见缝插针。同时每年维修电影机自己还要花掉几百元钱。为了农民致富,他找来科教片,传授养猪养鸡的技术。为了让群众了解电影的内容,他还在放映前说上三言两语。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他放映了《张思德》、《刘胡兰》。如今,他仍然在为放映电影而忙碌,并乐此不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