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闻连载⑤]17岁少年想弑父杀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1:18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学生需要持之以恒的“心理健康教育”

  市区某校一份学生调查显示,约57%的学生遇到困惑或烦恼时,更愿意找朋友或同学倾诉,而不想跟家长或其他成年人沟通。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正当权益”或多或少曾经受到老师或家长的“侵犯”。

  学生们所谓的“权益被侵犯”,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与部分学生作深入访谈时,记者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把家长或老师查看自己的手机短信、随便关闭自己正在聊天的QQ窗口、粗声粗气地指令自己,或者随意动手打人等行为,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精神和肉体伤害”。

  与此同时,调查显示,约65%的学生对父母或老师不曾有过“感恩”的想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交了学费,老师就得对自己“好”。

  “不懂得感恩,就不会有爱。”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如是说,当前,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和个性发展取向,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人本位化倾向。而以“利他”为本位,还是以“利己”为本位,往往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的现象,使青少年群体的道德价值令人堪忧。

  教育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正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反作用力量”。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学生面对的是五光十色的广阔社会背景,他们的行为表现与实际能力往往有矛盾。成熟与幼稚,可爱与可忧交织在一起,思想活跃,敢想敢说,但观点又往往失之偏颇。对此,教师感到学生难教,家长感到孩子难带。

  心理学专家则认为,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不是很成熟,认知又存在偏差,就有可能出现多种多样心理问题,如果孩子们把诸多的问题积压在自己心理,就容易形成心结,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发展成心理疾病。因此,大力推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尤其重要。

  目前,汕头市各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在校内开展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校还设立了专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谈心坊”、“心灵港湾”等场所。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要让学生有一个“双健康”的人生,关键是要教给他们有关心理适应的技巧,如合理的宣泄、代偿、转移、升华等,使其应付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鼓励学生与正直、善良、心理健康的人接触,以利于培养其积极的情绪。为学生提供健康情绪的表达机会,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宣泄,以免破坏性地爆发。给学生的社会行为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免长期遭受挫折和内心冲突。培养学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教育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耐挫力。(全文完)

  本报记者肖彤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