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给别人多一个生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5:02 今晚报

  昨天下午,在天津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记者与天津市第8位即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赵伟光面对面,感受这位大学生的融融爱心。

  救人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家住本市河东区大桥道、今年20岁的赵伟光,系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
学系大二学生。一年前的一天,下着冰冷刺骨的细雨,刚刚下课的赵伟光匆匆向停在校园里的采血车奔去,快步登车,二话没说,留了血样。时隔一年,经高分辨检测,赵伟光血样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配型与正在北京住院等待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配型吻合。11月18日,赵伟光将住进天津血研所,在那里等待采集造血干细胞,与那位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患者完成生命对接。问及赵伟光最初的想法,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平和地说:“大学生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医科大学的学生更应为医疗事业出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伤害,却可拯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比什么都重要。”

  父母都支持赵伟光

  赵伟光告诉记者,他的父母今年同为48岁。父亲赵长庆,多年失业在家。母亲张国荣,在棉纺一厂工作。2004年9月,赵母骑车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致右侧上下肢粉碎性骨折,在家里躺了一年多,现在才能做些轻微活动。家庭的艰难和变故,让懂事的伟光早早挑起家里的大梁。他常常家里学校两头跑,在家做饭、洗衣、干家务、照顾父母,他是个孝顺听话的好儿子。在学校,他好运动,爱踢球,还是学校文艺骨干,能说相声是学校里出了名的。记者也趁机打趣地问他:“你和说相声的赵伟洲有关系吗?”“没有,肯定没有。”伟光绷着脸、一本正经地作答,令在场人们忍俊不禁。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伟光的父母非常开明,从他们知道儿子要献骨髓的第一天起,就坚定地支持孩子的善举。赵母常跟儿子说:“能救人一命,这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你能做就去做吧。”

  呼唤更多爱心

  “说真的,对我个人来说,我要和哪位患者‘配对’(即最终成功救助哪位患者)并不重要。我只是想留下血样,那就多一个配型,多给别人一个生的机会。”赵伟光如是说。连日来,今晚报倾城善举的强势报道让伟光很感动,他说,自己这么做就是要用行动告诉更多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件很简单、轻松的事,让更多人成为捐献者,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目前,很多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正躺在病床上苦苦等待。其实有时只需要人们的举手之劳,就能创造奇迹。据了解,配型成功、即将接受赵伟光救助的是一名30多岁的男性患者,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现住在北京301医院。

  相关链接:天津捐献志愿者爱心录

  天津骨髓分库2002年4月启动至今,累计有志愿者血样7000多人(份),70名志愿者配型成功,有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1、商海涛:34岁,党员,2003年12月捐献,天津电缆总厂干部,患者为山东一中年农民。商海涛是我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曾欣:23岁,党员,2004年1月捐献,天津财经大学留校任教,捐献时为大三学生,患者为浙江舟山一11岁白血病患童。曾欣是全国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女大学生。

  3、黄煜惠:21岁,2004年4月捐献,天津财经大学学生。患者是广州一31岁母亲,当时她孩子只有1岁。

  4、韩鼐政:20岁,党员,2004年7月捐献,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患者为31岁男性,是在上海核物理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

  5、邓鹏:22岁,2004年12月捐献,天津大学学生,患者为33岁男性,为北京农业研究所科研人员。

  6、李松英:21岁,党员,2005年4月捐献,天津商学院学生,患者是广西一14岁男孩。

  7、张洪香:22岁,2005年5月捐献,天津医科大学学生,患者是广东一9岁小男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