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老南京加班加点练习吆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7:55 南京报业网

  □实习记者仲毅周扬天宇

  【金陵晚报报道】 距离本报吆喝大赛决赛还有两天时间,入围决赛的22名选手们现在都在做什么?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从今天起,金陵晚报记者将和您一起探访参赛选手们的准备情况。

  决赛上演杀手锏

  “这两天除了睡觉和吃饭外,其它时间我全用来准备决赛的表演节目了。”75岁的卜俊保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上午进行3个小时的叫卖练习,下午收集整理各种南京叫卖的典故,尽可能将自己的节目准备得完美些。

  “对于这次入围,我只能用幸运两字来形容。”卜俊保回忆说,初赛当天才发现参加叫卖的老南京太多了,为了不耽误别人的表演时间,卜俊保就将原先编好的十几段较长的叫卖全部都换成了三段较短的。“由于当时是临场换题,真正的实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对自己入选并没有抱希望。”

  自从在金陵晚报上看到入围决赛的消息后,卜俊保就从自己整理的100多段南京叫卖中精心挑选出了十几段拿手的南京叫卖。卜俊保告诉记者,除了南京叫卖外,他还准备了一个“杀手锏”。在比赛当天,他一定会将他最经典的南京叫卖全部展现出来。

  勾起无限的回忆

  昨天下午,进入决赛的选手倪呆特地赶到本报,谈了他对吆喝的看法。

  倪呆告诉记者,他是一名老南京,小时候从清晨到傍晚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那时候,小商贩的吆喝就像是平民赖以养家糊口的一种呐喊!”倪呆感慨地说,他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儿时听到的穷苦人的吆喝。

  那时,倪呆家住在船板巷,每天傍晚时分总会拿着小碗在门前等候一个卖豆腐乳的小贩。小贩是个40多岁的寡妇,家中的两个孩子全靠她卖豆腐乳生活。因此她那“卖豆腐乳啊”的叫卖声总是那么悠远凄苦,许多买她豆腐乳的邻居都是出于对她的同情。

  “过去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残破的纸币换物品。”倪呆回忆说,当时城南一带有个盲人专门从事这种买卖的。由于当时的银行并没有兑换残破纸币的业务,所以这个盲人就每天走街串巷,用火柴和别人交换残破纸币,回家后再让家人想办法拼接起来使用。

  倪呆说,每次盲人“半截票子拿来换洋火(火柴)”的吆喝响起,都会有人来和他交换。其实有不少人给盲人的并不是残破的纸币,而是完整的纸币。过去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但是却有着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传统。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想通过本次吆喝比赛能将南京的声音完整地保留下来,也算是对南京的一种无限回顾吧!”倪呆笑着说。

  楹联赠给吆喝赛

  “贵报举办的金陵吆喝比赛掀起了巨大的影响力,不仅勾起了广大老南京对儿时的美好回忆,还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昨天下午,热心读者杨耀平将他亲自创作的一副楹联送到了本报,希望能为本次比赛锦上添花。

  杨耀平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使用塑料桶、电饭锅、尼龙伞、沙发床的现代都市人,再也不会去找当年曾行走于南京街头巷尾的箍桶、补锅、修伞、修绷床的手艺人了,而这些老行当也随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贵报举办的吆喝比赛一下拉出了深藏在我记忆深处的许多往事,那曾经熟悉的吆喝声又重新回荡在耳边。”

  “既然是留住南京声音,传承本土特色文化,作为一名老南京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杨耀平告诉记者,自从在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 参加了吆喝初赛后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和灵感,由于本次比赛本土气息浓郁,一副具有南京特色的楹联也就油然而生了——

  上联:说城南旧事,几句吆喝,曾引动陋巷深院;

  下联:唱坊间俚曲,百业叫卖,竟销声故市新楼;

  横批:风韵秦淮。(注:下联中坊间俚曲的“坊”,是指街坊而非指古代音乐教坊。)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