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育界人士谈教训:家长老师都需文明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4:53 中国青年报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局长林崇国说,反对任何变相的体罚

  记者:黄玉生校长被家长所杀,您认为社会、家长和老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林崇国(以下简称“林”):对黄校长的死,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黄校长为人踏实,有口皆碑,需要全社会通过此事进行反思。从政府方面来讲,政府要为老师、学生营造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安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家长也要承担教育责任,把子女教育好。有极个别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属于后进生的那种,他们对校风是有影响的。但目前的德育工作针对性不是很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规定,不能开除学生,但对一些未满14周岁又很顽劣的孩子,老师们没有一点办法。在这些孩子面前,一些老师的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黄校长的死很偶然,但也有必然因素,总有个别恶劣的学生会惹出事来。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是我们的职责,但个别学生转变不过来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农村很突出。

  我们要分别召开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的会议,一方面总结黄校长的事迹,提炼他爱校如家的精神,也要吸取教训,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不能让教师单独家访,要联合当地政府、村委会,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对于老师应该如何和风细雨,耐心地感化学生,我们要展开讨论。

  记者:有几位老师就对我说,家访也有生命危险,以后再也不去了。此外,从温州的情况来看,教师能不能得到普遍的尊重?

  林:这种担心没有必要,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因此否定其他家长,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是配合学校的。这种事情的发生不能代表主流,即使在农村也是极少数。

  记者:小华对我说,他不敢再回学校了,怕老师报复他,同学取笑他。

  林:老师和学生对他另眼相看,可能免不了。但我们有责任把这个孩子教育好。从他阻挡父亲砍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有良知的。

  记者:一些村民和学生告诉我,在灵昆镇中学多次出现过老师打学生的事情?

  林:可能有这种情况存在,但我们不容许。我们反对任何变相的体罚学生的行为,反对出现打孩子的情况。老师应该言传身教。

  记者:有家长认为,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负全部责任进行教育;一些老师认为,问题学生背后就有一个问题家长。这两种观点冲突吗?

  林:都是片面的,教育应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黄玉生校长有一种观点:这三者就如同三足鼎立,缺一只脚的话,教育就会动摇。学生有问题的话,家长也多少会有点问题,它们之间有所关联。 本报记者 李斌

  专家态度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说――家长和老师都需“文明教育”

  知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今天遗憾地说:“这个悲剧表明,我们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还没有学会文明教育和说理教育。”

  卢勤说,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但是,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自身都没有学会,那怎么去教育别人?她说,对于孩子和学生来说,他们缺的不是教育,更多的是缺少人文关怀;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能够抚慰心灵的沟通;他们缺的不是打骂,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在这起悲剧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家长,还是校长,这些都“缺失”了。

  记者在北京某外国语学校校长郝老师那里也听到了类似说法。郝老师说,这一悲剧充分说明,我们离素质教育还特别遥远,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还没有充分理解素质教育。她说,素质教育,首先是道德品质教育,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事实上,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做不到这一点。

  卢勤说,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不懂得尊重别人,其结果是别人也不尊重你。这一点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悲剧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代价。

  卢勤谈到,我们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她举例说,2000年2月,河南省安阳市一个学生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当上班干部,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就带人对班主任大打出手。她说,她每年都要接到大量的孩子来信来电,反映家长的暴力教育,她也多次就这一问题和孩子家长交流过,其中大多数家长谈到就是受“棍棒底下出好人”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

  郝老师还谈到,现在这一代成年人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素质还不是特别高,他们中很多人都经历过或听说过“文化大革命”,受当时“打砸抢文化”的影响很大,因而,当他们做了父母或成为教育工作者以后,还不适应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平等地对待。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和孩子讲道理,而是如何教训孩子。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拳头说话,用暴力解决问题。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这样做的极端后果,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其实很多“教育悲剧”都是在这个土壤上诞生的。 万兴亚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