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面线村”实现“宽裕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1:14 石狮日报

  

“面线村”实现“宽裕型”(图)
本报讯蚶江镇青莲村是石狮远近闻名的手工面线村,这个谢姓村庄的许多人家是祖传的面线世家,全村老老少少大都精通手工面线手艺,做起面线来,手法叫人眼花缭乱。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奔小康的青莲村不少人家走上了靠石材、运输、养殖等多种行业致富的道路,仍然坚持以手工制作面线为主业的农户只剩下十五六家,都是一家产销分工作业,现做现卖。每天,数千斤新鲜面线广销石狮各镇办的农贸市场或街头村尾,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市区一些宾馆酒店每天还会开车到青莲村订做面线。仅青莲村第二片64号的谢
金表一家就有三四个酒店向他订货。

  今年30岁的谢金表从12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做面线。据其邻居介绍,谢金表的曾祖父是远近闻名的手工面线师傅,其独特的面线配方和工艺一代传一代,到底传了多少代谁也说不清。看到谢金表将一坨面团逐步做成万千银丝齐刷刷随风飘舞的面线,叫人不能不觉得西北拉面师傅的手艺在他们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谢金表说,只要不下雨,他每天一般要生产100斤新鲜面线,如果有人帮忙和面,他可以日产面线150斤以上。这些面线除宾馆、酒店订货以外,都是由他的父母挑着到附近的村庄走村串户销售。面线手艺使他家几年前盖了新房,他也娶了媳妇,生活过得甜甜蜜蜜。

  青莲村党支部书记谢天平告诉记者,青莲村曾经是一个以手工生产面线为主的专业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村民们逐步走上了多门路致富的道路,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也有了较大改观,今年二月,青莲村被泉州市政府授予“宽裕型文明村”称号。(记者李福寿)

  短评

  “面线村”实现“宽裕型文明村”,这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转变;“面线世家”成了“小康之家”,也不是一个由穷到富的简单模式。它折射了一个村、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发展、壮大自己,不至于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

  紧跟时代的发展思想、独具一格的产业特色、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使青莲村等众多的村居走上了““宽裕型”,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在新时期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传统的产业该何去何从?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让它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

  当然,发展传统产业有一个关键因素———产出和效益问题。若要让传统产业焕发“青春”,发扬光大,我们需要将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其一、正确引导。需要村居两委对传统产业的市场前景作出正确的评估,瞄准市场需求,做好合理规划。其二、改造和升级。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和质量。其三、重新整合。一改零散、单打独斗的局面,统一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其四、创品牌。传统产业要进一步形成自身特色,以过硬的品牌打开销路,赢得市民青睐。(雪千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