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在布隆迪的青海人——访青海援助布隆迪医疗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1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2004年12月底,记者赴果洛藏族自治州采访田青春的先进事迹,当时达日地区漫天的大雪纷飞,空气中流动着刺骨的寒流,我的内心曾无数次被田青春的事迹所深深感动。而时隔9个月之后,在远离祖国两万多公里的布隆迪,面对医疗队员的泪水和笑容,记者又一次经历了相似的感动。这里是炎热和干旱,是落后和贫穷,是援外医疗队员在脆弱中的坚强,在思念中的执著,在这里记者仿佛又看到了田青春已逝的背影,仿佛又追寻到了田青春无悔的足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而记者的感受却是如此相似
。我省医务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和高贵品格竟是如此的相似。

  著名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深沉!

  “我做梦经常梦见他回家……”

  “2004年5月21日,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当时的眼神,那个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因为家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依靠他……”2005年10月2日清晨,在青海省康乐医院眼科,记者见到了援助布隆迪医疗队队员云亚歌的妻子孙凌云,她说,结婚刚一年的时候,亚歌走了,他走后我天天在家里哭,我做梦经常梦见他回家……

  2004年5月21日,青海省援助布隆迪第十一批医疗队的29名队员从西宁火车站出发,踏上了漫漫的万里征程。离别的那一刻,队员和前来送别的亲人彼此无言,默默流泪,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伯动情地说,我一辈子都没有流过泪,可是今天我流泪了,因为我的女儿要去布隆迪,两年的时间啊,我怎么能不流泪。

  亲人渐渐远去,思念从此生根。“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年华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1963年,我国组成了第一支中国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工作,从此拉开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以医疗队为主要形式的卫生合作和援助序幕。目前,中国大陆除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海南省外,全国各地

卫生部门都承担了医疗援外的任务。青海省援助布隆迪医疗队开始于1987年,18年以来,我省共派出11批166名医务人员赴布隆迪参加医疗援助工作。目前,第十一批医疗队的29名队员正在布隆迪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如果让我再去布隆迪,我还是愿意!

  2005年10月2日,记者采访了青海省人民医院的李长生,他是我省第一批援助布隆迪医疗队的党支部书记。李长生回忆说,1987年1月至1989年2月,我省共有13名医务工作者组成首批援外医疗队赴布隆迪。说起往事,16年的岁月如水般远去,可难以磨灭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李长生的心里。“1987年,前往布隆迪的时候,我们把锅碗瓢盆全带上了,结果在飞机场行李严重超重,当时卫生部的同志很惊讶,问我们怎么这么重啊,他哪里知道我们连大铁锅都带上了。”已经退休的李长生说到这里,脸上充满着笑容。他说,到了布隆迪以后,他看到那里的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我们真的是从内心去帮助他们啊!”采访结束了,但李长生的思绪仿佛还回荡在当初的布隆迪,他深情地说,如果让我再去布隆迪,我还是愿意!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是一个内陆国,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9万,是非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首都为布琼布拉市,人口约30万,于1963年12月21日与我国正式建交,1965年1月29日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关系。1971年10月13日两国复交,此后两国关系顺利发展。布隆迪是一个农牧业国家,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十个国家之一。

  那是一场“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陈生萍是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医生,1990年12月至1993年5月30日,她作为第三批援外医疗队的队员在布隆迪工作了两年。谈起两年的援外感受,陈生萍意味深长地说,那是一场“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1993年5月30日,当她圆满完成援外任务,离开布隆迪返回祖国的那一刻,归心似箭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厄运正在等待着这位善良的母亲……

  “我回到西宁后才知道,就在我离开布隆迪的当月12日,我的孩子去世了,她是一个7岁的女孩,如果当时我在她的身边,肯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面对采访,陈生萍不得不回忆起这件难以忘却的往事,她的目光中流露出悲痛和遗憾,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

  没有什么比长远的离别更让亲人揪心!两年的时间,相距两万多公里,在700多个日日夜夜里,如果说思念也会有感应,那么,清晨的思念感应在中午,中午的思念感应在黄昏。“我只希望日历翻阅的速度更快一些。”一位医疗队员的亲属这样对记者说。

  在长达两年的援外生涯中,思念和孤独是全体队员共同的心理写照。而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又使队员们的内心充满着深深的遗憾。刘建华是青海省人民医院的骨科副主任,2002年3月7日至2004年6月2日,他作为第十批援外队员在布隆迪工作期间,他的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2004年3月1日,我的母亲去世了,那天清晨我在布隆迪梦见了母亲,然后打电话到家里,家里人当时没有告诉我这件事,大概过了一个月我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那一刻,作为儿子,我心中的悲痛和遗憾如刀割一般,母亲走了,她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诉说起此情此景,刘建华的眼眶湿润了。

  宋秀岩慰问医疗队员,大家都哭了

  马晓明是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的医生,他是第九批援助布隆迪医疗队的队员。对于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的援外工作,有件事情令他记忆犹新。2000年7月5日,宋秀岩副书记率青海省代表团前往布隆迪访问,期间到布隆迪基特加省慰问了医疗队队员。马晓明回忆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看到家乡的亲人,队员们感动地都哭了,大家抢着和宋副书记唠家常、合影,觉得异常亲切。后来马晓明还将省领导慰问医疗队员的情景详细地写在日记里。他说,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刻!

  杜海星是第8批医疗援外队员,他说在布隆迪的那些日子里非常想念家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孤独。“有时候,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月亮,皎洁的月光给人以刻骨铭心的酸楚,我希望坐着月光回家……”这是在采访过程中,杜海星说出的最让人铭记的一句话。

  能够坚守岗位就是一种奉献

  2005年9月12日,以邓本太副省长为团长的我省慰问团前往布隆迪慰问了第十一批医疗队员。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刘淑贤说,我们等待这一天,今天家乡的亲人们终于来了,这给我们以感动,更给我们以工作的激励。

  在布隆迪慰问期间,邓本太看望了布琼布拉、基特加和穆拉维亚三个医疗分队的全体队员,所到之处目睹的现状比大家想象的更加贫穷与落后,邓本太在和队员交流时动情地说,我们来布隆迪一趟不容易啊,可大家在这里工作就更不容易,你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能够坚守岗位就是一种奉献。

  慰问团抵达布隆迪的时候,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和家乡的亲人相见,队员们的心情格外愉悦,那几天就像过年一样。

  第十一批援布医疗队队员、湟中县人民医院医生曾平吉告诉记者,在布隆迪能够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可每次天气预报的时候没有西宁,他笑着说,哪怕有一点点家乡的消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安慰。

  青海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杨青梅是布琼布拉医疗队唯一的女性,对于在布隆迪的援外感受,她更多的体会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她说由于布隆迪没有节育,因此妇产科的工作量很大,“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我们始终都没有任何怨言,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为布隆迪人民服务。”

  在布隆迪期间,记者看到了第十一批医疗队党支部主办的援布纪事,其中有一篇《情义无价》的文章是医疗队翻译张旭写的,她在这篇文章中写到“在布隆迪工作的时候,家中传来了母亲病逝的噩耗,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我深受打击,陷入了万分悲痛之中!亲人的远去,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没能在老人身边尽孝的遗憾,使我身心疲惫。那几天我的心不仅寒冷而且充满了酸楚,头顶的天也不再蔚蓝,虽然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泪水却总是打湿我的双眼……”

  基特加分队队长刘存保说,在布隆迪,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主动向我们打招呼,会用汉语说“你好”的黑人很多,有时连刚会走路的小孩也会说,这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既感到惊讶又感到亲切。

  援外医疗队是我省医疗战线的一面旗帜

  青海省卫生厅陈资全厅长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也是感触颇深,他动情地对记者说,医疗队员在布隆迪所付出的努力、所承受的艰辛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在万里之外,他们的精神是我省医疗战线的一面旗帜,他们将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埋藏在了心底,将爱心留在了布隆迪,更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良好形象留在了布隆迪。

  如果说田青春是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雪域高原的一面旗帜,那么,援助布隆迪医疗队则是飘扬在异国他乡的一面旗帜,这两面旗帜交相辉映,流淌出一曲感人肺腑的旋律,不断感召着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不同的时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高原精神。

  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冯志军大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青海医疗队为推进中国和布隆迪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青海医生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质在布隆迪树立起了中国人民良好的形象。

  从亚洲到非洲、从太平洋跨越印度洋,河流纵横、山脉连绵。9月18日,在中秋节的当天,慰问团离开布隆迪返程。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茫茫的夜空,记者思绪万千:对于援助布隆迪医疗队的队员而言,如果说这两年是一次生命的经历,还不如说是一次爱心的接力,时间总会远去,往事总会沉淀,在昼夜的更替中、在四季的轮回中,爱从此升华,也从此永恒!此时,一首遥远的歌如天籁般仿佛流淌在心中———

  “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中,水中的月亮在天上,望月亮思故乡……”

  我想此刻故乡的明月一定分外皎洁,而在布隆迪医疗队员远隔万水千山的思念中也会升起一轮同样的明月…… (作者 肆归 田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