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安居工程带来文明生活 西盟5000余农户喜迁新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37 云南日报

  初冬的西盟山绿色葱茏,一幢幢掩映其中的红色砖瓦佤族民居,为佤山缀出点点生机。西盟佤族自治县实施安居工程三年来,已有2万余农村贫困人口告别低矮狭窄的茅草房,在新居中体验着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明年春节前后,还将有一千多户群众喜迁新居。

  西盟县是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县8.3万人口中,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的农村人口有5万多人。2002年以前,全县农村有7
1%的农户还居住在冬不御寒、夏难遮雨的草竹木结构为主的简易房中。2003年以来,西盟县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启动了以改善佤族群众居住条件为主的安居工程。由于佤族村寨多散布于高山陡坡、自然生态恶劣、部分群众无法解决水电等设施,西盟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尽可能将新建村寨规划在相对平缓、交通方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并实行山、水、田、林、路、庭院经济、菜园和畜禽厩舍配套建设。使民房建设与弘扬阿佤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人畜分离同步推进。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盖不起”、“不会盖”的实际,在省里支持2千多万元安居工程项目资金的同时,西盟县把少数民族发展、温饱试点村、易地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起来,集中资金整体推进建设。同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计”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组织村民大协作、大换工、互帮互助。全县最贫困的岳宋乡岳宋村的七组和堆翁寨,获得挂钩扶贫单位职工捐款12万余元;农忙季节通过大换工调配劳动力45万个。

  里拉新村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交界的公路边。从里拉老寨等深山里迁移至此的佤族村民,不仅住进了安居工程建盖的一家一户式庭院,而且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与缅甸隔河相望的娜妥坝办事处,红砖红瓦、纵横成排的佤族民居与相邻的边境学校建设工程娜妥坝小学相互映衬,成为边境上一道亮丽的景观。据统计,西盟县建筑的民房面积已达30.6万平方米,覆盖全县6乡两镇128个村民小组的5160户。迁居农户全部用上自来水和生活用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2%以上;新建村民小组文化室83间。建成牲畜厩舍24416平方米,放养母、仔猪近7千头;开挖台地12000亩,开发种植经济林果9600亩,实现了“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的目标。罗霞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