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半月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1:14 新华网

  位于甘肃东部的定西市虽然毗邻省会兰州,但气候干旱,地薄人穷,史称苦甲天下。好在这种特别的自然环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当地人靠着种马铃薯聊以解决温饱。近年定西人瞄准了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销售、加工、价格发布中心的目标,产业链条日益成型,马铃薯这一为定西人祖祖辈辈所熟知的土蛋蛋正在变成金蛋蛋。然而,和全国许多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一样,定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马铃薯加工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

  水贵如油却臭不可闻

  一进入淀粉加工旺季,定西市渭源县渭河两岸的居民就不得不捂着鼻子过日子。臭得不得了,上面是一层白沫沫,下面是黑黑的水。今年9月初,半月谈记者首次采访定西马铃薯加工污染时,渭源县清源镇上磨村村民陈菊莲一说到渭河水,习惯性地捂起了鼻子。渭源县是渭河的源头,渭源段渭河两岸陆续建立了数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它们排放出来的废水使得这里原本清澈的河水富营养化,并散发出恶臭。

  上磨村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孩子们经常到河里洗澡,妇女们在河里洗衣服,河里还有些水草和小鱼,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下游一些村庄的井水甚至也跟着发臭。虽然当地的马铃薯加工季节是从10月下旬到12月,时间并不长,但由于河流来水少,自净能力差,河道的污水往往要持续半年。

  最近,记者又来到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发现淀粉加工企业排放的废水竟然流入一些干涸的沟壑。安定区的关川河原本是一条季节河,只有在下暴雨时才会有流水。现在,上游数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排放的废水成了这条河的长流水,黑色的污水上漂着厚厚的白色泡沫,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住在关川河附近的赵家堡村南庄社的一些农民仍在河边挖渠,准备用这些污水冬灌。同行的甘肃省与定西市环保部门人士介绍,当地淀粉企业排放的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含量超标数倍甚至10多倍,而加工1吨淀粉,一般企业排放污水量在10~20吨之间,有的小企业排放得更多。定西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地区,这里大部分县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境内主要河流渭河等早已成了季节河,一年中多数时间处于断流状态,老百姓大多靠收集雨水窖藏生存,水贵如油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然而,如此极度短缺的水资源正在不断增加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污染下变黑变臭。

  土豆越好卖,河水越臭

  面对淀粉加工业带来的污染,受到影响的村民心情十分复杂。我们把土豆(即马铃薯)卖给淀粉厂换来了钱,但淀粉厂的废水又把我们的河给污染了。家住渭源县渭河边的贾文国感慨地说:淀粉厂越多,土豆越好卖;但土豆越好卖,河水就越臭!面对黑色的关川河水,安定区赵家堡村南庄社农民张万英也如是说:这水是臭,但关川河边这几家淀粉加工厂可把农民喂肥了,养活了北面好几个乡镇的人呢!

  正是顺应当地干旱缺水的现实,这些年来,定西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耐旱的马铃薯产业。现今,定西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称号。据定西市马铃薯洋芋产业办公室主任李向勤介绍,定西市今年种植马铃薯315万亩,总产量预计在500万吨以上。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22%来自马铃薯,今年这一比例还将有所提高。

  现在,全市大大小小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点)达496家,其中年精淀粉设计生产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22家。李向勤介绍,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精淀粉的年加工能力将达到33万吨,实际生产量达到15万吨。

  既是脱贫产业、希望产业,又是主要的污染源,蓬勃发展的马铃薯产业给当地政府出了道难题。关闭这些企业,会给薯农造成巨大的损失;上污水处理设施,这些刚刚起步的企业又没足够的资金。安定区区长郭维团近来一直为这个问题烦心,他主政的安定区是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马铃薯加工企业最多的县区。

  怎消化这污果

  污染伴随的是浪费,环保其实也是节约。定西市环保局局长王赞仁为定西走出未富先污困境规划了一张蓝图,马铃薯淀粉加工业所产生的污水富含蛋白质,如果促使企业建立污水处理设备,提取做蛋白饲料,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污水也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或者循环使用,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建立污水处理设备、提取蛋白质的循环经济模式固然诱人,但前期一次性投入大,需要上百万元。定西市的淀粉加工企业过多过滥,规模普遍较小,自有资金短缺,短期内无法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安定区有11家精淀粉设计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但这些企业没一个能吃饱,实际生产量均不到一半,一年仅能生产2~3个月。低水平重复建设、粗放型盲目扩张,这些东部地区已经证明行不通、中央强力防范的增长模式不幸又一次在西部重演。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产业格局?安定区副区长常正贵向半月谈记者坦言,当初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对新上淀粉项目,采取先积极扶持,再逐步规范的态度,使得治污措施落实不力。

  目前,定西市正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关停部分小企业,提高淀粉加工业准入的门槛。但污染能否真正得到有效治理,最终还要看当地企业发展状况和政府的力度。发人深省的是,西部不少地区却依然走着定西走过的弯路。(记者朱国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