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连晚报记者特别报道科学家们“玩”体育各有绝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0:22 大连晚报

  大连老虎滩极地馆全程特约

  大连晚报记者特别报道

  ●为丰富科考队员生活,考察队组织竞技大赛

  ●投篮赛、乒乓球赛、舱内攀岩等,花样不少

  ●大连记者勇夺投篮赛季军赢大奖——塑料盆

  科学家们“玩”体育各有绝活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菲律宾海域电

  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港前,雪龙号还将进行整整11天的航程。

  在茫茫的大海上,除了大洋考察队外,其他科学家们的工作都无法进行。为了丰富考察队员们的业余生活,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组织开展了系列“体育竞技大赛”。记者发现,在人们印象中,“弱不禁风”的科学家们在体育场上却个个生龙活虎,体育项目也样样拿手。

  业余生活

  体育竞技大赛花样不少

  从11月26日晚上开始的乒乓球团体赛和个人赛,拉开了整个竞技大赛的序幕。在船上已经“憋”了很长时间的科考队员们非常重视这场比赛,虽然比赛场地靠近机舱,酷热难耐,但小小的室内运动场里还是挤满了观众。运动场里人人兴致勃勃,平时总是穿着衬衣系领带的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局长史录俊只穿着背心上阵拼杀。“取胜是第一位的,局长的体面是第二位的。”老史笑着告诉记者。

  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临时党委办公室主任高增田告诉记者,本次体育竞技大赛以“雪龙杯”命名,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球赛、投篮比赛和舱内攀岩比赛等等。等雪龙号登陆南极之后,考察队还将举办本次竞技大赛的重头戏——“南极杯足球联赛”。

  投篮比赛

  大连记者勇夺投篮赛季军

  在不足20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里,正规的篮球比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进行的,但是科学家们照样有在狭小空间里打篮球的方法——投篮比赛。每名参赛者都有10球投篮机会,以入球多者为优胜者。投篮大赛吸引了众多参赛者,连3名女队员也报名参赛。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记者佟伟东发挥出色,以10投7中的总成绩获得比赛季军,为两名大连记者居住的新区207房间赢回“大奖”——一个塑料脸盆。

  参加运动

  科学家们毫不逊色个个有绝活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科学家大都是文质彬彬的。但是在本次竞技大赛中记者却发现,这些身为各学科精英的研究员和教授们,玩起运动来个个不含糊,人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像本次考察队的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博士,40多岁的他在篮球场上还能玩3步上篮、扣篮的“惊险动作”,比起不少年轻人来,一点也不逊色。

  对于科学家们充沛的体力,杨博士表示,现在的中国脑力劳动者们,已不是当年闭门苦读、弱不禁风的书呆子,尤其是前往南极考察的专家们,个个都必须有强健的身体作保障。杨博士告诉记者,本次科考队员中,半数以上的人参加了亚布力的体能训练,格罗夫山队员们还在昆仑山进行了高山体能专项训练。“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保障,才能完成极地艰苦环境下的科考作业。”杨博士最后总结说。

  相关报道

  长城站科考队员先期到南极

  11月22日晚,首批18名队员乘机抵达长城站,第21次南极科考越冬队员已起程回国。据悉,长城站交接工作顺利完成,站上仪器设施运行良好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菲律宾海域电

  执行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长城站任务的首批18名科考队员,已于11月22日晚顺利抵达位于乔治王岛的中国长城站。21次科考队员在经历了一年半越冬期考验后,已于11月24日上午起程回国。

  昨日,记者从22次南极科考队临时党委处获悉,与乘雪龙号赶赴中山站的队员不同,这18名科考队员是于11月20日离开北京的,他们乘机途经智利蓬塔,并搭乘智利空军班机抵达长城站。

  抵达长城站后,队员们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按照有关规定与上次的越冬队员顺利进行了任务交接,并对长城站仪器和后勤保障设施进行了检查。据悉长城站再次承担越冬任务后,各种设施目前状况良好,仍在正常运行中。

  随后,承担21次长城站越冬任务的科考队员与祖国赶来的队友依依惜别,乘机返回了阔别400多天的祖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由144名队员组成,其中25名队员执行长城站任务,另外7名队员将于稍晚时候乘飞机前往。长城站分队抵达后,给正在大洋中航行的科考队临时党委发来平安电,并表示热切盼望与大部队在南极早日会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