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道永不消失的关爱电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4:16 山西日报

  “送去真情,送去温暖,给每一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送去关怀和帮助;带来温馨,带来期盼,给每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带来安慰和鼓励……”在芮城县疾控中心,有一条“心连心屋”艾滋病防治热线电话。开通至今一年多来,工作人员的爱心与真情通过电波不断传递到艾滋病人、感染者及其家属心中,点燃起他们生活的勇气与希望。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记者静静聆听着这里的工作人员讲述起热线的故事。

  芮城县200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面对病人、感染者及其家庭承受着巨大的不幸,而且不少群众由于缺乏防治知识产生恐慌心理的现实情况,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思考着怎样使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真正惠及每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怎样使更多的大众人群能够真正了解艾滋病知识,于是建立一个心连心互动平台的设想逐渐变成现实。

  2004年10月,一个名为“心连心屋”的互动平台在县疾控中心正式挂牌。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为全县艾滋病感染者家庭免费安装电话,利用每周五的时间,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病人及家属进行互动交流;从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咨询,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健康诊疗、生活关心、心理安慰、精神支持等多项综合措施,对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专门力量给予帮助和解决;为大众人群提供艾滋病防治知识咨询服务和自愿检测服务。也就是从那时起,“心连心屋”艾滋病防治热线电话从未“降温”。

  去年12月的一天,“心连心屋”热线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村民因患艾滋病去世后,同村村民一时间谈“艾”色变,将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视为可怕的“传染源”。逝者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师生的冷落和歧视,校领导不允许孩子再来该校上学。面临着不能正常生活、子女就学的困难,一家人整天生活在孤寂的痛苦之中,甚至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心连心屋”工作人员接到这个电话后,立即派专人深入到学校和该村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了解到科学的防治知识后,学校领导及师生非常后悔,校领导专程到孩子家中赔礼道歉,不仅接他重返校园,而且还为他减免了学杂费。

  县疾控中心张远征科长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病人在接受免费治疗初期,由于出现药物副作用,欲放弃治疗,家人含着热泪一边以亲情的力量劝解、鼓励她继续服药,一面打电话向“心连心屋”求助。他们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驱车60余公里,翻山越岭到其家中了解治疗情况,随后向防治专家组进行汇报,专家组以最快的速度对其治疗方案作出了科学的调整。现在这位病人的病情一直很稳定,还能种田摘果。她的恢复使家人倍感欣慰,也使她对治疗更加充满信心。

  今年年初,一位艾滋病人去世,县疾控中心负责人和“心连心屋”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其家中,帮助料理了后事,并向其家庭捐赠了慰问金。其家人在办完丧事后,专程送来了一箱自家种植的甜葡萄表示感谢。家属的感恩使县疾控中心的每一名同志都非常感动,工作再苦再难,也无怨无悔。

  县疾控中心主任景建荣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哪怕是给予了每一位艾滋病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一点点地帮助,一点点地关怀,他们都会在心中铭记,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动力。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把手相牵,把心相连,为每一位健康者传递艾滋病防治知识,在社会筑起防治艾滋病的牢固大堤。”“心连心屋”热线电话还承担着向社会大众进行防艾科普宣传的重要职责。热线开通一年多来,已接到群众咨询电话4000余个,并有200名大众人群到“心连心屋”接受了自愿咨询与检测,通过检测,及早发现了数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防止传播、及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凝聚爱心,传递真情,播洒阳光,点燃希望”。“心连心屋”热线的工作人员传递着一道永不消失的关爱电波,搭建起一座充满关爱的“红丝带之桥”……

  本报记者秦洋 本报通讯员李建业(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