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社区管起大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7:29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11月30日讯(记者 陈英明 通讯员 尹杏珍 李贤良李露)“在这里打工我们放心,工钱有保障。我们喜欢这里!”11月29日,在长沙市开福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内一个单位务工的安乡人张建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和几名老乡来这里做事已有半年,月月按时领到了工资。这得益于荷花池社区大力创建“零拖欠”社区。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里做事,最怕的是遇上拖欠工资的“老板”。为了解社区内各单
位工资发放情况,荷花池社区干部去年走家串户,对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造册。据统计,该社区有单位45个,小门店经营户287个,外来务工人员有662人。外来务工人员占居住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而所创造的税收却占该社区总额的79%。他们为社区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什么基本权益还得不到保证呢?社区干部为此更加坚定了建设“零拖欠”社区的想法,并立即付诸行动。

  该社区组织辖区内近20家单位“一把手”成立了长沙市第一个“社区诚信联盟”,要求经营单位做出的第一个诚信承诺是:按月给员工发工资,决不拖欠,支持该社区打造我省首个“零拖欠”社区。社区干部在各单位规定的工资发放日第二天,就分头到各单位检查工资发放情况,还劝说按季发工资的“翁不倒炒货店”等经营单位按月给员工发工资。通过广泛动员,该社区内所有经营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签订了“劳动就业合同补充协议”,明确规定“经营单位不拖欠员工工资”。检查情况则定期予以公布。

  劳资问题本是劳动部门管辖的事,社区干部干嘛要管这些闲事?社区党支部书记余柳英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一家名为“西风科技公司”的驻区单位因工资发放不到位引发民工堵门事件,给社区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拖欠工资看似只关系到民工血汗是否白流,但如果在社区务工连工资都拿不到,社区的稳定与和谐从何说起?

  没有执法权力的社区能将“零拖欠”的措施坚持下去吗?他们请来工商、劳动、税务、卫生、计生等单位组成“零拖欠”督查小组,请来维权顾问给辖区的务工人员讲维权课,还请来司法工作者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在今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社区又组织党员开展“你打工,我维权”专项活动,各楼栋建立了维权联系点,公布了值班热线电话。外来务工人员青蓉说,辞去原来的东家来到该社区的“战友酒楼”打工,就是看中这里“不会遭受欠薪之痛”。据了解,该社区内所有经营单位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10月份的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