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贵州中途之家和艾滋病人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8:50 贵州日报

  11月28日,中午。

  平时清静的小院,此刻却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陆续的,还有人登门造访……“英姐,丝带放哪里了?”刚进门,便听到了女孩们清脆的声音,在淡淡的阳光下荡漾。

  贵阳市健康关爱苑及贵州中途之家,就坐落在这栋不起眼的楼房里。

  说话的那群女孩,是贵阳医学院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协会的志愿者,而被她们称作“英姐”的女子,则是中途之家的负责人、艾滋病患者美英。

  下午,这里要举行联欢会,早早的,大伙就开始忙着布置会场了,贵阳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胡绍源也赶过来了,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节日气氛。

  “胡老师都来了呀!嘿嘿,你看嘛,我胖了好多哦……”随声而到的,是一张写满幸福的笑脸。

  “这就是那对结婚的艾滋病感染者小琴夫妻俩。”有人介绍。

  那一边,正在埋头做事的胡绍源早已迎了上去,亲热地和他们打招呼、散香烟,“胖点有哪样嘛,身体好就行了!记倒哈,千万不要再吸毒了!”说这话的胡绍源,口气就像是小夫妻的长辈。

  性格开朗的小琴很快忙开了,“陶同学,你上次说借我看的书带来没有?”

  当小琴心满意足地捧着一摞艾滋病方面的书籍,从里屋跑出来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相信,温柔的英姐、活泼的小琴、沉稳的陶同学……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任何区别的他们,是一群艾滋病人?

  “一年没看到儿子了。”英姐说,眼眶里噙满泪花。

  32岁的女子,也是孩子的妈妈,也曾有幸福的家。

  在贵阳生活一年的她,云南口音已没有当初那么浓重了。时间,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多太多;2002年,英姐被查出患上艾滋病,而传染病毒给她的丈夫早已在1998年去世……带着儿子住在公婆家的英姐,被赶出了家门,一个人艰难地求生。

  经人介绍,英姐来到了贵阳,成为贵州中途之家的一名负责人,在这座小院里,开始了新的人生。

  和病友们聊天、为病友们解答疑难,如今的英姐俨然成了艾滋病知识专家,小小的书桌上,摆满了书籍。

  书籍同样承载着小琴的梦想,爱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小琴正在学电脑,准备做一个贵州艾滋病患者的网站,“让大家除了能到关爱苑聚聚,平时也能在网上说说心里话。”小琴笑着说,身后,有爱人深情的眼光默默地凝视着她……

  一生中,不管有过多少时光,只要心中有爱,就是最好、最好的时光。

  比如这一天,11月28日:英姐和志愿者们编了好多中国结,有生以来第一次应男士之邀,跳了一曲“慢三”;小琴拿到了盼望已久的书;陶同学见到了久违的病友,以及一直关心着他们的胡绍源、志愿者,贵阳市卫生局的领导也来看望了大家……

  有爱,就有最好的时光。

  备注

  贵阳市健康关爱苑成立于2002年9月。这是一个专门为艾滋病感染者们搭建的爱心之家。创建的初衷,就是要给HIV/AIDS(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不受歧视、充满关爱的环境。

  “贵阳医学院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协会”是西南地区第一个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团体。现有注册成员260余名,固定参加活动的非注册成员多达500名,会员们不计报酬,服务社会,践行防艾志愿精神,以此来呼吁全社会,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艾滋、抗击艾滋,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者:王琳 杨春凌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