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考核期未到 四川博导无人下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05:2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吉大博导下课引发“地震”,四川很快也会出现类似状况?

  吉林大学45名博士生导师下课的消息无疑于一枚重磅炸弹,让人首次意识到,博导只是高校中的一个寻常“岗位”,能上能下。昨日,记者走访了四川高校,发现川内博导已经开始了改革之路。

  改革:博导是岗位不是身份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已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博导岗位制。博导一般是三五年一聘,而新聘的博导几乎都是这两年才上任的,还没到考核期,所以暂时没有大范围下岗现象。

  从2003年开始,川内有博士点的高校就开始一系列的改革,如川大推出了“博导岗位制”,取消原有的博导资格遴选制度,实行竞争上岗,使博导真正成为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岗位,而不再是一个代表学术层次的资格身份,更不是终身称号。

  选聘博导的基本条件主要考察其学术造诣;是否承担有重要科研项目;是否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是否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能力;是否有一定的学历、职称。一般说来,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满足了下列五项条件,就可申请破格选聘为博导: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作为负责人主持有在研的高水平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培养研究生经验;文科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两篇以上第一作者身份的学术文章,理、工、医科教师有两篇以上第一作者身份的学术文章被SCI、EI检索。若无一定的科研项目和到校科研经费,到达一定年龄的博导将暂停招收研究生。具有导师资格的教师连续三年没有招收研究生,则自行取消导师资格,以后要招生需重新申请导师资格。

  青年教师:四川博导也会下课

  

吉林大学博导大范围下课引起很大反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教师说:“相信四川也将很快出现类似状况,以前是教授才有资格参评,现在学校虽然规定讲师以上,但不少老师因为项目不足,招博士又害怕毕不了业(博士要发SCI论文),比关系又比不过老教师,所以有资格评博导的人都放弃了。”

  “大家争博导这个位置,是因为有钱(岗位津贴),名称大,好申请项目,招博士也有研究生经费。但事实上,不同学科发学术文章难易程度不一样,申请的项目金额也不同,不能用同一标准评审。而且有的人做一个非常好的原创性项目要很多年,不能因为这几年没学术文章就让人家下课。中国的评审制度往往是外行审内行,只看学术文章数量,没有真正的匿名同行评审。所以,博导聘用制能走多远,是否公平,是否合理都有待考察。”川大一社科类教师说。

  博士生:应该有博导下课

  某校生物系博士生刘利(化名)透露,其学院博导有20多人了,今年才提了好几个,但从没见人下的。很多人年龄都比较大,又有以前项目的老底,招的学生多,所以学校干脆让他们干到退休。对刘利这些学生来说,要让“老板”下课,不可想象。

  据刘利介绍,博导分两种:一种是国家提的,可以干到70岁,二是学校提的,干到65岁,目前聘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后一种教师身上。“我相信新政策下,应该有博导下课。如果把衡量下岗的标准放在衡量其学术是否优秀,那么学生必然是最终收益者。”

  知情人:拉得到钱就是“博导”

  新评选制度也让圈内颇有微辞。四川某大学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们学院,以拉项目作为评选博导的标准,有市场头脑,能拉到大项目,为学校创汇的,就能当博导。而一些一心一意搞学问的人,却只能坐冷板凳。

  据了解,不少学校把项目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甚至把与学校年度增益联系起来。“中国的高校在市场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很多制度都是照搬国外,但却没有真正取到精髓。博士生大量扩招、博士论文作假、水平下降……都反映了现代高校制度的不完善。”省社科院一专家如此评价。 记者谢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