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兆麟公园曾是东北虎集散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0:20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薛明 史延志

  除了“哈尔滨最早的公园”、“冰灯艺术的发祥地”这些尽人皆知的历史,在一百年的沧桑岁月中,兆麟公园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园内,还有多少与公园同龄的历史印迹我们不曾留意过?日前,记者走进兆麟公园,走近了解兆麟公园历史的老人们,帮助读者重新了解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百岁公园。“大满”“小满”美名扬:

  东北虎论斤收购

  哈尔滨的东北虎闻名中外,但很少有人知道,兆麟公园才是东北虎在哈尔滨最早的集散地,当年全国各地动物园中的东北虎都是从兆麟公园买走的。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兆麟公园工作、后调到动物园工作的王文信老人介绍,1953年以前,兆麟公园是没有虎的,老百姓们也只知道山里有虎,但谁也没见过,不知道啥样。后来,在东北居住的白俄人米格莱父子开始进山抓虎,抓完后送到兆麟公园。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抓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便定期到依兰、佳木斯和吉林通化去收虎。

  如今,东北虎是无价之宝,但当年,却是被以每斤20元的价格收购进来的。那时抓到的东北虎大多是小虎,在五十斤至七十斤之间,超过百斤的都不多,加上保险费等费用,收一只虎大概两三千元。当然,这个价格也是在不断上涨的,到1970年,收一只虎大约需要一万块钱了。

  1953年,最早的两只东北虎“大满”和“小满”在兆麟公园亮相了,兆麟公园一下子闻名全国,连火车的广播里都在介绍兆麟公园的东北虎。兆麟公园开始收取五分钱的门票,收入增加了,公园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虎送到了兆麟公园,虎最多时有二三十只,兆麟公园已经装不下,有十二只被送到市第一苗圃(现省植物园)。全国各地来兆麟公园买虎的人也排起了长队,位于河心的招待所住得满满的,有的人一住就是几个月。因为当时全国只有哈尔滨产虎,所以,那时候负责批虎的人是兆麟公园最“有权”的人。东北虎从兆麟公园走向了全国各地,兆麟公园也因东北虎发展了起来。

  为了专门展出动物,五十年代后期,哈尔滨市成立了动物园,兆麟公园原有的东北虎等猛兽类动物被迁到了动物园,兆麟公园只保留了猴子、孔雀等继续在园内展出。“罗锅桥”:曾上过伪满时期的明信片

  在新发现的七张兆麟公园老照片中,有五张是兆麟公园的桥,桥也的的确确是兆麟公园的代表性景观,尤其是那两座无篷的拱桥。

  兆麟公园现有五座桥,其中两座无篷的拱桥———跨虹桥和彩虹桥、两座带篷拱桥———云舟桥和渡涧桥、一座临水面的平桥———踏溪桥。原市建委副总工王丽生今年78岁,他说兆麟公园的这些桥都和这个公园一样,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小时候他们常常来兆麟公园玩,大家都管那几座拱桥叫“罗锅桥”,其中弧度最大的拱桥———跨虹桥还曾经上过伪满时期的明信片。当年,很多人选择在这座桥上留影。这次征集老照片,很多读者给兆麟公园提供的照片都是与这座桥有关的。

  据介绍,这几座老桥当年都是纯木质结构的,个别桥现在仍保留着木质桥板,走在上面,如走在一段古老的历史中。随着后期的逐渐维修,有的桥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但它们古朴典雅的造型仍让人感觉韵味十足。在一张老照片上,几位俄罗斯贵妇正向渡涧桥走来,整个画面的风格如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据了解,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兆麟公园是只供俄国上层人物与本国封建军阀、富商仕贾消遣取乐的,劳动人民是不能入内的。历史印记:

  百年遗迹随处可见

  ●洗手池:在兆麟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已经废弃了的水泥制的洗手池,既可洗手,又能给游园者提供水源,很像今天我们松花江畔的洗手池。这个建园初期建造的洗手池上至今还可清晰地看到带有明显俄国印记的红五星和镰刀斧头。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这个洗手池上感受到当年兆麟公园设施的人性化与先进性。

  ●叠水喷泉:老照片上有一个叠水喷泉,潺潺流水顺着四五层台阶一层层流下,温婉、漂亮。这是兆麟公园最早的成员,在1906年建园时就有。如今,这个喷泉已经废掉了,但在兆麟公园南门前,我们依然能找到它的遗迹———几个水泥台阶。

  ●转马:四十岁以上的哈尔滨人可能都坐过兆麟公园的木转马。据记载,1935年至1940年期间,兆麟公园建设了一个儿童运动场,设备有秋千、单杠和用人推的转马。1955年,用人推的转马换成了电动转马,这在当时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101岁的小木屋:建于1904年、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小木屋可以算是兆麟公园最老的成员了。这个曾经用作商亭的小木屋现已被整修一新,兆麟公园将在此立下说明牌,记录公园的百年史。

  ●六角亭:在1927年至1931年间,兆麟公园还建了两座中式古亭,并修建了假山、人工湖,公园风格发生了变化,带有了一定的民族风格。西山上的六角亭在近年的一次重建中,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由原来的单层亭改成了双层亭,没想到却与新发现的老照片不谋而合,原来这个亭子初建时就是双层亭,百年间不知为何一度成为单层。

  ●围墙上的铸铁印章:兆麟公园的围墙建于哈尔滨开埠之初,围墙高两米左右,每隔3米左右有一个墙垛,墙垛中间用铁栏杆连接。墙垛顶端有一个檐,檐上有一含苞欲放的“莲花”。墙垛颜色为米黄色,栏杆为绿色。作为百年历史的见证,兆麟公园老墙已经在哈尔滨人的心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在兆麟公园南门的墙垛下,至今仍保留着一个铸铁印章,上面镌刻着“191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