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15:33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有道是:“不是猛龙不过江”!在广州,每三个私企老板中就有一个是外地人!2000年,外地人在广州开办的私营企业只有5000家,到2004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万家。在天河软件园,逾千家软件企业中超过七成是外地人投资当老板。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要有‘暂住证’外,外地人在广州做生意与本地人完全同等待遇,没有额外限制。”在广州做了十几年小本生意的王先生说,“这样的胸襟、气魄,全
国少有”!

  “广州包容性强”、“广州经济意识超前”、“广州很务实”、“广州很活”、“广州法制观念强”,广州不仅是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的投资乐土,也成为国内的外地英才勇猛过江、打下一片天地的沃土。

  走在广州,外地人做老板的企业触目皆是。他们怎样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他们最艰难的一桶金是什么?他们最想淘的是哪一桶金?这里,五家“过江龙”打造的民企向我们走来,与读者分享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他们有些名气响当当,堪称行业翘楚;有些规模不大,但科技含量甚高。他们在创业的路上或曾踯躅,或有欣喜,或留遗憾,或有所悟。但共同的是,他们在广州这片热土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本报记者李青

  林镇才:点子致胜着着领先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林镇才,广东普宁人,日化界“黑马”采诗老板

  英雄莫问出处。广东普宁人林镇才每每跟别人谈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时,总会呵呵地笑着说:“太少了,不值一提。”

  熟悉林镇才的人,都说他是个“怪才”,所以才有采诗这匹“黑马”。1995年他把自己开商店赚的钱全掏出来,再加上向朋友借的,好不容易凑足了200万元开始创立品牌,却“怪怪地”把钱全砸在购买化妆品生产设备和技术上了。“人家都拿钱去找明星做广告,我一出手就买了当时最先进的真空乳化机,这是一般公司舍不得买的。”

  林镇才爱出“怪点子”,就在当年化妆品界单一发展的时候,他却不愿意安于现状,要创新。在大家都卖护肤品的时候,他推出了高科技产品的美白系列,当年就卖了个满堂红,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等到市场都跟随他卖美白系列的时候,他又推出“痘立消”,一炮而红;等到竞争对手争相模仿时,他又创造了“斑点清”祛斑系列、从30元卖到148元的神话。“研发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所以两年前,我就要考虑现在要卖什么产品了。”林镇才喜欢出新招,走在别人前面。所以,他现在又推出了化妆品高标准“无添加”概念,打算明年一举进军欧美市场。

  林镇才也是个“怪老板”。当年跟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钟振声认识后一拍即合,开始与科研机构尝试最初级的合作:请对方给自己的企业做几个好卖的配方。然而,他马上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一项化妆品种的发明,能让采诗的营销在一年间从两三百万元直线跃升到2000多万元。林镇才马上将采诗的研发机构安置在华工。本报记者李晓莉

  广州印象:

  “20年前,我初来广州闯世界的前一晚,真的兴奋睡不着啊。刚来的时候,连一句粤语都不会听。我刻意地让自己融入广州人的世界———跟广州人交朋友,说粤语、吃粤菜。真的,全国没有一个地方的环境比广州更好了,不是吗?”

  威创日新:团队出击领跑业界

  陈宇,祖籍山东,威创日新副总经理

  1998年,一批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共同创建了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主攻高清晰、大屏幕数字拼接墙领域。这批海归人员基本上来自外地、在数年间一改洋品牌百分百控制中国市场的局面,成为中国数字拼接墙领域的领跑者。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广州考察时参观该公司,对该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十分赞赏,欣然题词“引领未来,世界名牌”八个大字。

  团队作战、以技术换资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和传统企业靠个人打拼发家致富不同,作为高科技企业,广东威创日新生动演绎一个典型的TEAM打拼、技术定胜负的故事。叫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个有着浓厚“海归”背景的洋TEAM个个都是过江猛龙。作为这些过江猛龙的代表,操着一口纯正京腔的威创副总经理陈宇接受了记者专访。

  第一桶金并不难

  “对别人,第一桶金可能最艰难。但对我们,第一桶金并非难事。”陈宇笑言,“我们的策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高起点是我们这个企业的特点。高起点意味着什么呢?其一,我们以技术吸引资本,避免了传统行业在初创期的积累;其二,我们能从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切入。很幸运,新技术给了我们一次与国际大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机会。我们靠的是不断技术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在市场上赢得了这个机会”。

  创新决定价值

  深圳地铁调度中心。由广东威创公司提供的81屏超高分辨率巨型数字显示墙上,各种控制信息一目了然。站在这110多平方米、号称“亚洲第一屏”的显示墙前,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巨大的震撼!

  “这是目前全球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显示系统,达到6000多万像素。别看整屏面积有110平方米,但两秒内,这110平方米的屏幕就可以全部刷新。”陈宇说,“我们能在几年时间里,在数字拼接墙领域做到全国第一品牌,占有国内超过30%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往世界十几个国家。机会、眼光固然重要,但离开了自己的技术,我们无法支撑下去。”

  “我们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将其他国际品牌比下去,为三峡工程打造了‘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屏’,关键在于有自己的原创技术。企业只有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掌握到技术的底层(原代码),才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进行深入到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开发”。本报记者李青广州印象:

  “我们这帮人,很多在广州读了书,又出了国,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广州。为什么?广州务实。广州对市场的感觉特别好,广州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特别快。”

  陈校园:淡定创业放眼长远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陈校园,籍贯湖南。2001年创办广州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还没掘到第一桶金。”远在武汉的陈校园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业。创办企业即将五年,陈校园用了“平平淡淡”四个字来形容走过的历程。

  “创业要看性格,有一种是别人交代了的活,你按照别人的指示认真完成,做好分内的事情就OK;还有一种就是老琢磨着想做点事情。我就是属于后一种。”陈校园这样分析自己走上创业之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性格,不安分。他的博士学位以及读的EMBA,都是一种“业余爱好”,是利用业余时间读出来的。毕业后,他在德国医疗保健巨头费森尤斯公司工作,并在1998年作为驻中国首席代表派往国内。

  三年后,在熟悉了技术和市场之后,陈校园琢磨着自己出来单干。“中国那么大的市场,外国人都跑过来做,为什么自己不尝试一下呢?虽然外资企业有很优厚的待遇,但是想为自己国家做点事情,又有很大的限制。因为公司的重心还是在欧美市场,自己想在自己国家有所作为不大可能。”

  很幸运的是,在创业的时候,有个相交多年的朋友出资几百万元与他合作,办起了这个企业。“我还没掘到第一桶金”。陈校园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业,“只能说是在追求第一桶金的过程中”。虽然公司今年的产值已经突破3000万元,但是陈校园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不到一万元,连房子都抵押给了银行。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陈校园觉得不应该称他为企业家,“做到‘家’应该是很成功的那类人,过个10年20年再这样称呼我吧”。本报记者程行欢广州印象:

  “我非常非常喜欢广州。喜欢这里的人文、气候、饮食以及工作环境。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领导者先进、务实的理念与办事方式。”

  陈凯旋:起步广州剑指全国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陈凯旋,广东普宁人,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陈凯旋记得很清楚,1994年,他带着在潮汕地区做贸易生意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广州开创立白事业。那时他在广州没几个熟人,但依托广州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立白发展迅速。“我们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借助广州的知名度,从拍第一个广告开始,广告片尾都要强调一句‘广州立白’。广州本身就是响当当的品牌,能帮立白占领国内市场。”今天说这话时,陈凯旋脸上依旧带着得意的微笑。

  陈凯旋记得更清楚的是,立白请陈佩斯代言的电视广告一炮打红。1996年,全国各地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在这节骨眼上,遇到了欺行霸市的地头蛇,威胁要以高价垄断码头装卸业务。

  当时陈凯旋使用的是贴牌战略,产品大多委托内地工厂加工,通过水路运到广州后再发向市场。物流成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码头装卸环节被垄断,费用上只有挨宰的份,生意会大受影响。

  不甘心受人摆布的陈凯旋,以试试看的心情找到广州市工商联反映情况,接着又根据指引找到了当时东山区和芳村区的统战部门和检察部门。虽然彼此素未谋面,但这些部门的领导都是一副热心肠。陈凯旋说,当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外来企业不容易,人生地不熟,我们有责任为你们解决困难。”在各方帮助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1996年,陈凯旋毫不讳言是立白转向高速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收获,是他在广州最关键的一桶金。在这之后,陈凯旋再也没碰到过类似困扰。立白洗涤用品以广州为起点,一路攻城略地,坐上了全国前三强的位置。本报记者姚志德

  广州印象:

  “刚到广州,人生地不熟,满口潮州音讲广州话也闹出不少笑话。本来要说‘对不起’,却经常说成‘唔该你’(谢谢你)。但我从没碰到一个因此嘲笑和打击我的广州人,这是广州人亲和、包容性特别强的一个缩影。”

  “2000年我生病住院,芳村区区长贡儿珍等领导捧着鲜花到病房探视,让我非常感动。”

  马春印:不畏挫折终见金山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马春印,籍贯黑龙江,现任广州富通光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从来没考虑过要赚几桶金,我只知道我在挖一个大金矿。”马春印显然对所谓人生第几桶金的说法一点都不感冒。他说,如果光想着要赚钱,就根本不会选择这个方向。“13年,干点别的事,我早变大富翁了!”

  广州和马春印似乎有着不解之缘。1985年,马春印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广州钢厂工作。1989年,马春印由广州市科协派遣赴日本进修,在当地学习了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创业的念头由此在心中迸发。1993年,回国后的马春印在广州创建了天河区光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第一个激光处理中心,没想到却被泼了一大瓢冷水。企业根本不接受他的技术,哪怕是免费的尝试。原因是他的激光技术太超前了。当时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国际上都是个空白点,企业根本不相信这种完全由国内自主开发的原创技术。受到挫折的马春印在白云山脚下徘徊了一个晚上,下决心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为筹资金培育“凤凰工程”,马春印决定先从低级的“母鸡项目”做起。他和朋友在乌鲁木齐爬渣山、捡废铝坨子,顶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一所破房子里做起了废铝再生。他们研制的新型复合吹氧管每年为新疆八钢节约150万元,也为自己带来了几十万元的利润———启动资金就这样一点一点攒了起来。1996年,马春印和同事研制的激光加工机试运转成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此后,马春印又利用自己研制的激光强化处理技术,帮助新疆八钢解决了多个工程瓶颈,也为自己打出了名声。在1999年的全国冶金行业激光技术推广大会上,马春印的激光技术在全国各个大型钢铁厂得到了推广应用。同年,他正式在广州创办了富通光科技术有限公司。至今富通已在全国拥有十家合资公司。心中的凤凰终于孵化出来了。

  实在的东北大汉马春印算盘打得“啪啪”响,“我的创业理想不是赚几桶金就能够满足的,而是要为国家挖出一座大金矿,让国内企业少花钱买好技术办大事,让外国人掏大钱买中国的技术!”本报记者黄海云

  广州印象:

  “广州的兼容并蓄让我有一种亲切感,没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而且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是一个适宜创业、生活的好地方”。

  

猛龙过江来 发财在广州

  图:各地民营企业家掘金广州,找到人生定位本报记者陈国摄

  本版漫画:陈春鸣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