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西红丝带在行动 捂住真相是对历史不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3:21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早报记者 李沛 蒙晓喻

  被称为“抗艾局长”的赵绍基在国际抗艾界小有名气。1997年,赵绍基出任凭祥市卫生局局长直至今日。11月23日,记者来到凭祥与赵绍基面对面。

  “抗艾局长”的称呼是荣耀还是负担?

  记者:作为广西首例本土艾滋病感染者发现地,凭祥的抗艾工作处在什么阶段?

  赵绍基:经过七八年工作的结果,凭祥的高危人群,如吸毒人员的感染率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没有突然爆发出来,这一结果是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在凭祥的“小姐”当中,她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比任何人了解得都好,所以这个高危人群倒反变得比较安全。倒是有些普通群众抗艾滋病的意识比较淡薄。

  刚开始,医务人员对

艾滋病很歧视也很恐惧,后来我们开始对他们进行每年一到两次的培训,实行普遍防御的原则。现在,不管他是不是艾滋病人,你都把他当成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来防护,这是医疗机构操作规程要求的。

  记者:你强调多部门合作抗艾,应该怎样做到?

  赵绍基:国际组织的项目进来后,我们就借助这个项目来宣传发动市里有关部门。比如请他们参加项目活动,通过不断了解和学习,促进他们的意识改变。

  例如,妇联原来参与这个宣传,说是帮卫生部门做宣传工作。我说这个也是你们的职责,我们卫生部门为你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现在他们也意识到,防治艾滋病也是维护妇女儿童权利,特别是艾滋病流行到一定程度,最遭殃的还是妇女和儿童。

  记者:“抗艾局长”的称呼对你来说是荣耀还是负担?

  赵绍基:很多人都认识我(包括一些国际组织),这对凭祥拉到抗艾项目有好处,不少人是冲着我来的。有些人误解我,他们说我这个卫生局长只会做防艾工作,其他都不做。有的人大代表甚至在我的述职评议里作为问题提出。这是我的悲哀,表明我对他们的宣传还不够。

  头一年的工作真的非常难。防疫站的4个工作人员也觉得难,他们来找我谈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得不到理解、感到委屈而流下眼泪。我对他们说,其他人说什么风凉话,有什么意见,你就来找我,我来做他们的工作。我跟同伴教育员梁姐说,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过了几年后你就会感觉到。我们是在为整个广西、甚至整个社会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重视防艾的领导没有政治敏感性

  记者:一些地方领导不愿意披露当地艾滋病的真实情况,怕影响招商引资,你怎么看?

  赵绍基: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优势,只要领导抓紧就没有做不好的。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不能说政府不重视,凭祥的领导就很重视。如果政府不重视不支持,说明卫生部门没做好参谋。国家领导人都出来跟艾滋病人握手了,这是一个信号。如果不重视防艾,就是没有政治敏感性。

  捂住真相是对历史的不负责。我到柬埔寨和泰国一些地方考察,当地艾滋病肆虐的农村,一个村庄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作为政府如果再不告诉人们艾滋病的真实面目,再不建立起全民的防范,任由艾滋病向普通人群扩散,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记者:领导和大众的抗艾心理承受力,是怎样慢慢增强起来的?

  赵绍基:在前期宣传中,我们从来不提凭祥的艾滋病疫情。后来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宣传艾滋病是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来防、和什么行为有关。宣传到了一定程度,2001年我们开始向公众公开凭祥已经有艾滋病存在,并且病人分布在哪些人当中、分布在哪些地方,都逐步明朗化。公开艾滋病病情有个过程,一开始就公开连政府都没有办法承受。抗艾工作做得越扎实,公众认识它的过程就越短。我们尽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全民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

  帮助他们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记者:如何令艾滋病人不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

  赵绍基:我们首先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

心理测试,如果他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那么就先别告诉他他患有艾滋病。如果他对艾滋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能够坦然面对了,我们才告诉他。这个过程很关键,作为一个咨询人,基本知识、技巧技术很重要。如果做不好就会出现混乱,会造成病人出现自暴自弃、报复的行为。

  歧视在全球范围内永远是个顽疾,但是怎样尽量将歧视降低到不影响防艾工作的完成,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艾滋病人来说,生活的理想状态是他在

医院能够得到救助,在社区得到关怀,在家庭得到照顾和温暖,在社会上不被歧视。帮助艾滋病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记者:国际组织在凭祥抗艾工作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赵绍基:抗艾要学会借助外力。在凭祥市的抗艾经费中,政府每年拨款只有30~40万元,各类国际组织提供的则达到100多万元。如果没有国际组织投入的资金,许多工作即使知道怎么做,也没法开展,或者是即使做了,也没有那么大的效果。

  利用国际组织还有一个好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帮助凭祥培养了许多人才,也给凭祥提供了进一步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信息与经验的良好平台,以及参加国外交流考察的机会。

  编辑:杨东 作者:李沛 蒙晓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