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680米路“走”了16分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9:11 上海青年报

  上海目前机动车的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约45万辆的助动车和600万辆的自行车,而私家车更是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迅猛增长。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上海道路的交通状况非常严峻,早晚高峰期,江苏路、吴中路段等一些重要路段常常是堵得水泄不通。

  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拥堵,为全市30个堵塞严重节点“消肿”,确保申城道路交通的基本通畅,今年9月份,上海市公安局公布了17项排堵保畅措施。昨天早高峰时间
,阿畅坐上了公交车———

  行动地点:漕溪路—中山西路路口拥堵成因:多向人车交会严重,主干道多十字路口阿畅打分:

  ★★★

  早上7点36分,记者乘坐的927路公交车从万体馆站缓缓驶出,凭借不断鸣号的“威慑”,车身终于从零陵路转入漕溪北路并停下了脚步。记者循着交通协管员急促的哨声透过车前挡风玻璃向外望去,过街行人和转弯车辆夹杂在一起:行人个个健步如飞,机动车被人流包围步履蹒跚,而非机动车则利用身材小的优势“见缝就钻”。

  7点52分,记者测试了一下,927路在漕溪路短短68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16分钟。下车后记者再次步行回到漕溪路上,这条双向9车道(包括2条非机动车道)的主干道不仅与同样有9车道的中山南二路交会,其前后数百米范围内还有两处十字路口,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漕溪路上车流的速度。记者以每秒两步的正常行进速度沿中山南二路方向穿越漕溪路,来回两次测算后发现,在没有转弯车辆的干扰下,记者能在过街信号灯翻红前到达对面街沿。而一旦有超过3辆转弯车辆要抢行,必须一路小跑才能过马路。

  在靠近漕溪路公交枢纽站的位置设有行人过街通道,工作人员正在抢修失灵的卷帘门。“这里大多数过街行人都是进行1号线和公交换乘的乘客,由于1号线地下通道没和过街通道连通,乘客从地面过街反而更方便。”抢修人员坦言。记者了解到,构建连通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曾是有关部门酝酿考虑的解决方案,但现在还没正式实施。

  消肿措施:部分线路外,公交车均走位于中山南二路的3号口

  改进建议:尽快构建连通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行动地点:七浦路河南北路路口拥堵成因:每天10万人流穿马路,“黄鱼车”、摩托车非法运营阿畅打分:

  上午8点,记者乘14路公交车前往七浦路。刚行驶至天潼路路口,就远远看见七浦路路口汹涌的过街人群,车辆的速度明显放慢。25路、66路等几辆公交车与记者所乘的14路车前后紧贴着慢慢向站台靠近,一辆929路车则试图从外车道插入靠站。眼看着离站台仅十多米远,可公交车就是靠不上去。地面行人多是导致公交车靠站难的原因。为了维持交通秩序,共有八九名交通协管员在路口吹哨子制止乱穿马路的行人。记者随后与众人一同过街,正好遇上了红灯,协管员立即示意路人停下。可周围有些路人却不理睬,仍快跑穿越马路。这时,一辆15路车刚驶出车站,司机一看到有人穿马路,吓得紧急刹车,后面的车辆受了“株连”,纷纷停车,而“惹祸”的路人却转眼不见了人影。

  路边的协管员告诉记者,从上半年综合治理以来,已使得路口顺畅了不少,但是乱穿马路的行人,却是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最近四川北路改造,不少车辆改行河南北路,又增加了该路口的压力。

  消肿措施:错开公交车站,车道二变三。增加交通协管员。

  改进建议:增加人行天桥或者地道,或者是把周边商业楼进行改造。

  行动地点:江苏路愚园路拥堵成因:南北车流多、地铁人流多阿畅打分:★★★

  8点40分,记者来到江苏路延安路口,江苏路上由于南北向没有禁止非机动车行驶,所以大量的自行车从北向南穿越延安路,正在值班的警察告诉记者,一个绿色信号灯闪过,江苏路要通过500多辆自行车,机动车就很难数了。

  记者来到江苏路愚园路口时已经是9点35分了,一位交警在寒风中还在卖力地指挥着,他告诉记者,这个路口从早上7点到11点,都要人来指挥,因为车流、人流太多了,一旦从交叉口中心撤出,就会出现拥堵状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江苏路是三纵三横主干道,南北向交通的大动脉,许多从沪宁高速进沪的车辆,经曹杨路、江苏路进入市中心,还有许多车辆要从江苏路转到延安路上高架,延安高架下来的车也要通过江苏路分流,这么大的交通量,可江苏路北向南只有2车道,有时3车道。

  如果说延安路江苏路的硬件条件还不错,行人可以通过天桥过街,那么愚园路江苏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地铁一号线江苏路站的1、4号出口就设在愚园路上,行人比较多,而江苏路、愚园路都不禁非,使得这个路口非机动车也多。

  消肿措施:增加交警和协管员,20路车改道行驶,增设非机动车转弯车道。

  改进建议:江苏路愚园路设地下人行过道行动地点:徐家汇广场拥堵成因:交通枢纽,人多车多,公交车汇集阿畅打分:★★★★

  早上7点30分,记者刚来到“六百”门前就看到四五十米长的站台上站了三名协管员,每次公交车进站他们都会手举小旗引导,而公交车也基本都能规范进出站,路上车辆通行比较通畅。随后,记者步行至漕溪北路的公交站点,发现很多右转肇嘉浜路的公交车出站后即开始不“规矩”,抢占非机动车道现象严重。

  协管员告诉记者,徐家汇广场的红绿灯时间为3分钟,正常情况下基本能保证车辆通行畅通。为了减少事故或故障车辆可能引起的拥堵,十字路口旁边就停着一辆牵引车,相关部门表示,这样发生事故时就能尽快将车辆拖离现场,减少拥堵时间。

  消肿措施:确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域,25名公交站点协管员维持停站秩序。

  ■阿畅手记

  道路和人心都要畅通

  当上班路上的你被堵在路口时,也许你会迸出一句:“交警在哪里?!”

  我们匆忙、我们抱怨的时候,是不愿去站在“十字路中间”那个位子去思考的:当你每天面对几十万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的时候,那需要一种意志: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个人乱穿马路就可能引起交通混乱。而在七浦路河南北路口这样一个每天有10万人过往、双休日更高达到13万人的路口,哪怕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乱穿,就足以让交通不堪重负!

  在江苏路延安路口,交警陈发明在这个地方工作了四年,他一天工作8小时,有5个小时都在吹哨,就是怕延安路主干道堵,如果这里堵上2-3分钟,那么延安路上的车就会一直堵到外滩。交警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日复一日的车来人往,经年难改的交通拥堵,交警们不仅坚强地挺立在那里,更用他们的智慧努力改善着这一切。在江苏路愚园路口时,为了管好路口,这里的交警动足了脑筋,从公交车变道到非机动车乱点整治,不断尝试新做法,提升了协管员的素质。

  记者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交警最难管理的就是行人陋习。人们在要求为拥堵点消肿的同时,自己的陋习常常成了难以消除的“肿块”。让我们和上海的上万名交警和协管员一起,消除路上的和心中的“肿块”吧!

  来电人:王先生反映:浦东南路世界广场门前的人行横道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时常常随心所欲。浦东南路路面较宽,车速较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建议:交管部门设置红绿灯。

  来电人:陈先生反映:桂林路吴中路口紧邻内环线,来往车辆较多,可是该路口配备的协管员很少,也常常没有交警,导致交通混乱,十分拥堵。

  建议:增派交警或协管员来电人:李先生来电反映:浦东大道东方路路口设立了一公交站点,使得原本的两车道变成了一车道,造成了交通十分拥堵。

  建议:建议重建公交车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