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济”困更要“暖”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0:04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张平阳

  西安市城调队的调查显示,20%的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城市人均收入的一半、高收入群体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随着收入差距拉大,部分低收入者心态日益失衡、孤独无助心理加剧,对社会认识存在偏见、甚至怀有怨恨。

  相关调查表明,低收入家庭中有一半的人感觉心情一般,近40%的人感觉生活郁闷、非常不愉快;有44.9%的人不喜欢各种节日,因为没钱购物反而对心理形成一定的刺激。另一方面,心灵孤寂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低收入者的心理,遇到找工作、子女上学、看病、借钱等需要帮助的事情时,除直系亲属以外,有近一半的家庭甚至找不到帮助。所以,部分低收入者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精神同物质一样面临贫困。

  与中、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者的心理可能更脆弱。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广开就业门路、加大扶贫济困力度,从物质上帮助低收入者的同时,还应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精神需求,精神与物质并济,用关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未来的憧憬。

  市城调队专家建议,对有劳动能力但暂时受挫、没有劳动要求的这一部分人,要通过多树立成功典型、多角度加强信息交流,将他们吸引到主流社会上来,从思想根源上打消其躲避困难的惰性心理。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最好在社区层面上设置心理辅导网络,化解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困惑。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构建完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加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推广力度,实现就业、教育、医疗公平,消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市城调队专家强调,社会保障要规范化、制度化,增强适合低收入群体和体制外人员参保的可操作性。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效率与公平兼顾,既是对低收入群体的“暖”心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