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挪威学者为从事教育70年的潮籍教授潘懋元著书立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0:59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一位挪威学者,历时一年多,为中国一位一生从事70年教育工作的潮籍老教授撰写了一本英文传记。最近,名为《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一书在挪威科技大学举行首发式。

  和传统的传记不同,这本传记比较偏向于学术。这里面有个背景,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只有在中国才有,这也是潘懋元最早提出的。此间有评论认为,这本书的出版,
把中国的高教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外更多同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高教研究走向世界的标志。

  记者近日了解到,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山祖”,潘懋元教授原来是汕头人。经多方联系,前天上午,记者拨通了潘懋元教授在厦门家里的电话,85岁高龄的潘老用一口标准的潮汕活和清晰的思路,随和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外籍学者为中国高教泰斗立传

  潘懋元教授告诉记者,在国际比较教育知名学者阿尔特巴赫的介绍下,挪威科技大学知名的比较高等教育领域学者阿里·谢沃为他撰写了这部传记。据介绍,挪威的大学老师每六年有一年的学术假,2003年-2004年学术假期,阿里决定到中国。于是,阿里去请教他的美国朋友———国际比较教育的知名学者阿尔特巴赫。阿尔特巴赫连想也没想就告诉他:“你应该去找潘懋元!正是在潘懋元先生的倡导下,高等教育学在中国才成为独立的学科!”

  2004年4月,挪威科技大学的一批客人应邀参加厦大校庆,他们和厦大高教所有个合作协议,这为阿里提供了和潘懋元密切接触的机会。

  由于语言不同,阿里对潘懋元的采访是这样展开的:阿里用英文提出问题,翻译小组把问题写下来,然后翻译成中文。潘懋元根据中文问题提纲回答,翻译小组记下来后,再翻译成英文,提交给阿里,阿里斟酌答案后,再反馈给潘懋元,核实他的理解是否正确。回国后,阿里继续传记的写作。今年7月,《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在挪威出版,并在10月举行首发式。

  一生从事教育工作70年

  潘懋元今年85岁,但是,他却教了70年的书———15岁那年,潘懋元就开始教学生涯,初中毕业后,他在家乡的一所小学当老师。

  潘懋元出身于汕头一个贫穷家庭,他的父亲是做米糕的,潘懋元很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磨米浆。潘懋元的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毕业,但是,他坚持把两个孩子送去读书,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十分好。谈及此事,潘懋元断然否定是“天才”的作用,他知道他必须勤奋。他的校长也告诉他,富人有很多选择,但是你没有。

  潘懋元小学毕业那年,父亲终于无力负担学费,潘懋元只好回家帮助父亲卖米糕。然而,一则故事使潘懋元又回到学校。在读小学时,别的孩子都喜欢看连环画,但是,潘懋元认为这太简单了,他喜欢读书。父亲每天给他一角钱午餐钱,他从不用它吃饭,而是用它买书。小学毕业前,当地初中校长到学校考察毕业生,要每人写一则故事。潘懋元写的故事给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校长认为,能写出这样故事的孩子不读书,太可惜了。他找到潘懋元,提出学校可以免除他一半的学费,潘懋元这才重返学校读书。

  初中毕业后,潘懋元到小学做了一名教师。他认为,自己作为小学老师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教那群吵吵闹闹的小孩。他总是准备了很多材料,也定了计划,但每次上课15分钟后,他就把所有的都讲完了。

  潘懋元回忆说,他的课,小孩总是吵吵闹闹,当他转身到黑板上写板书时,孩子们就朝他扔东西。不愉快的教学经验使潘懋元觉悟到:应该要有教学方法。从那时起,潘懋元开始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

  完成中国首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潘懋元辗转考上厦大教育系,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上个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厦大教育系被调整到福建师范大学,照理潘懋元也必须随之调离,但他最终留在厦大。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是厦大教务长,当时的校长王亚南不太愿意放他走;二是他当时负责老师培训,潘懋元想留在厦大继续这项工作。

  行政职务的繁忙往往会使人慢慢荒废研究。但潘懋元正好相反,对他来说,行政经验可以成为研究的动力,也为他提供理论研究所必须的资源。潘懋元说,对于教育学的研究者来说,也许埋头做学问的“书虫”是不会取得什么成果的,实际的管理工作反倒会迸发出灵感。

  即使是潘懋元后来当了厦大副校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教学。事实证明,很多思想也正是从教学中产生的。当时,大学教育系面对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将来是要当大学老师的。但他们学的教学理论是普通教育。例如,教科书上说,孩子的注意力周期一般是15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但是,如果大学教师也照着这样做的话,那就误人子弟了,因为大学生的注意力周期一般有120分钟。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也使潘懋元意识到,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潘懋元就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学这样一个新学科。然而,一系列政治运动,使得高等教育学“难产”。直到80年代,潘懋元的建议才得到关注。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独立出来,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初步建立。

  叩开中国民办高教“第一重门”

  潘懋元不仅是世界公认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也有人认为,潘懋元在理论上叩开了民办高教“第一重门”。那么,潘懋元又是如何叩开了中国民办高教“第一重门”的呢?

  1986年,潘懋元接到邀请去日本参加“亚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公立和私立体制———问题与展望”理论研讨会,正是在那次会上,他较多地了解了国外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情况,感受到民办高教是发展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能否更快发展民办教育?如果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将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打开思路。经过潜心研究和思考,1987年初,潘老发表文章论证:在中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可行的。“教育的发展受教育的外部规律的制约,教育体制改革一定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同样存在……在私有经济基础上,民办高教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因此,不少人认为,潘懋元在理论上叩开了民办高教“第一重门”。

  受聘汕大填补广东高教研究空白

  作为一名汕籍教授,潘懋元教授告诉记者,1994年至1998年,他曾是汕头大学的特聘教授。

  前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原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现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黄宇智。黄宇智告诉记者,在汕头大学工作的几年中,潘懋元教授为汕大高等教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黄宇智介绍,在创办汕头大学的时候,潘懋元教授就给予很大的关注。由于当时广东省的高教研究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很需要潘教授的理论来指导工作。而汕大在申报“211”工程时,也将该学科作为重点建设科目。在此情况下,1994年潘教授欣然应聘汕大。因为潘教授的到来,汕大高等教育研究室也升格为研究所,潘懋元任名誉所长,省高教厅因此先后拨款50万元经费给汕大高等教育研究所,并增加相应的编制。

  黄宇智告诉记者,潘懋元治学态度认真严谨,但为人却很随和,为汕大培养了一批有为的高等教育研究人才。潘懋元到来后,明显地加强了汕大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队伍素质。由于一年有3个月时间在汕大工作,在潘懋元的努力下,该所争取到不少国家、省的研究课题,汕大高等教育研究所在国内同行的地位也得以迅速提升。为加强科研创造,该所后来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一起合作招收研究生,并于1998年通过省评审,填补了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本报记者郑成武

  相关链接

  潘懋元简介

  潘懋元,生于1920年。青年在汕头时中中学(四中)、海滨中学(侨中)就读,参加青抗会革命活动。其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

  潘懋元教授在50年代就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的倡议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与支持。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潘懋元教授所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基础。

  1978年潘懋元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教育部将该室改所并下达编制,潘懋元教授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该所被评为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潘懋元教授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1988年该所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重点学科点,1997年通过 211工程 第一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蓬勃发展,全国已有700多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室),4个博士点和数十个硕士点,出版高等教育研究期刊近500种。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课程被许多省市和大学规定为大学教师、干部上岗和晋升的必修课程。

  潘懋元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兼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津教育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等30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兼职或名誉研究员、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