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连晚报记者特别报道踏上陆地脚发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03:02 大连晚报

  ●公路当成甲板走,随手放置物品丢失频频,多日海上颠簸让科考队员在陆地上反而不适应了

  ●此次上岸,小镇弗里曼特尔的大多数电话被队员占据,与家乡联系成了队员们的例行工作

  踏上陆地脚发飘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

  经过了1.3万海里,长达17天的海上航行之后,“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终于如期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进行补给。由于在海上时间太久,科考队员们再次熟悉陆地生活还需要一个“适应期”。

  “晕陆”反应:幸福的折磨

  在到达弗里曼特尔之前,“雪龙”号一路跨越了两个大洋,正面穿越了23号强热带风暴和澳洲西海岸的信风带,对于海上四五米高的风浪和如影随形的晕船反应,队员们早已习惯。但是大家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踏足陆地,“晕陆”反应就接踵而来。

  对于没有海上生活经验的人来说,“晕陆”是个新鲜词。随队医生、武汉大学中南医学院的金伟博士向记者解释说,人的平衡系统由中枢神经直接控制,船在航行期间晃动是无时不在的,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中枢神经对人体平衡系统做出了保护性适应的指令,长期海上生活后乍上陆地,已经适应了新环境的人体平衡系统再次失调,就会出现“晕陆”。

  12月5日记者刚刚下船时,也尝到了“晕陆”的滋味,这种感觉和晕船差不多,脚乍踏上陆地的一刻,记者只觉得陆地在不停地晃动,脚下发飘。迅速走上船去,倒是感觉随浪涌一起一伏的甲板平静非常。一时间,码头一带到处是摇摇晃晃着走路的科考队员。虽然受到了“晕陆”反应的困扰,但队员们上岸观光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队员徐成丽表示,与再次踏上陆地的兴奋相比,“晕陆”反应是一种“幸福的折磨”。大约在上岸半天后,队员们逐渐恢复了正常平衡感,“晕陆”反应随即消失。

  生活习惯:“海客”们需要现学陆地规则

  在漫长的海上生活中,一些生活上的细节习惯已经为大多数科考队员所熟知,如果把船上的生活习惯带上了岸,常常会惹出一些小麻烦。以交通方面为例,海上的生活是没有车来车往的,刚刚上岸时,不少队员对澳洲当地的车水马龙颇不习惯,时常闹出“公路当作甲板走”的笑话。澳洲当地的交通规则对车过斑马线时的速度没有限制,只要不是红灯,汽车往往毫不减速地一冲而过,还没适应回陆地生活的队员如果不注意会很危险。强调上岸时的交通安全,已成了几位队领导的口头禅。

  海上的“雪龙”号是一个“路不拾遗”的团体,在船上,即使是把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昂贵物品随手一扔也不会丢失,队员出门根本不用锁门。长此以往,物品随手乱放就成了不少人的日常习惯。刚下船的一两天里,很多人不经意地就把相机遗忘在了用餐、休息的场所,队员于刚的数码相机就在这种情况下丢失了。

  除了这些生活细节外,澳洲当地的一些特殊法律也让队员们一时难以接受。例如香烟、瓶装饮用水均不得带下船,否则处以80~150澳元的罚款。此外,澳洲法律严禁国外肉制品入境,以前甚至有考察队员因带香肠上岸而接到了法院传票。在领队的再三强调下,一些队员自带食品进行自助旅游的念头只好打消。

  狂打电话:上岸后队员们的例行工作

  此次在澳洲上岸,是不少队员出发后首次和家里联系的机会。一时间,小镇弗里曼特尔惟一一家出售电话卡的商店不多的存货销售一空,虽然电话卡价格不菲——每30分钟35澳元,但是听听亲人声音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在“雪龙”号停泊的3天里,弗里曼特尔大街小巷上几乎所有的电话亭前都站满了身着科考队队服的中国人,打电话已经成了队员们每天的例行工作。有时信号不好,刚来得及“喂”上一声,电话就挂断了,队员们就立即重拨;有时连打了几个电话后,钱突然花完了,说到一半的话被迫中断,队员就会迅速奔向电话卡商店。

  暮色中的电话亭前不时有泪花闪烁,但正如队员刘秀峰说的,只要能听到地球另一面亲人的一个声音,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欣慰。

  相关报道

  “雪龙”号停靠澳洲弗里曼特尔港

  补充“血液”和营养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弗里曼特尔电

  在停靠弗里曼特尔港前,大多数队员认为停船期间的5天可以尽情地放松和休息了。但有经验的老队员们对众人的游玩计划却撇撇嘴,“重活还在后头呢。”果然,从12月5日“雪龙”靠港至今,专用码头上一直是一片繁忙景象,大批科考物资接连不断地运到弗里曼特尔这个澳洲小镇。

  油料淡水:“雪龙”的血液

  从12月5日下午开始,4根粗大的淡水龙头从码头上直伸进“雪龙”号的淡水舱,阀门被打开后,新鲜的淡水被大量注入“雪龙”号的储水舱。大副朱兵告诉记者,弗里曼特尔是“雪龙”号的最后一个补给港口,之后“雪龙”号将直穿西风带抵达南极大陆。而在长途航行上万海里后,即使队员们采取了众多节水措施,但从上海上船的淡水早就见了底,虽然“雪龙”号能淡化海水补充所需,但以油换水价格昂贵。“为保证西风带航行期间的淡水供应,本次补给的淡水吨位接近千吨。”朱兵表示。同时为减少淡水消耗,“雪龙”号靠港期间住舱全部厕所停用,队员们如厕得到旧区公厕或者码头上的公共厕所。

  油料是“雪龙”号航行必须的“血液”。在香港大屿山锚地停靠期间,“雪龙”号曾加注了重、轻油2900吨。在弗里曼特尔补给的油料吨位也达到了3000吨。船员们说,正是因为“雪龙”号具有超强的储油能力,这才能实现长达2万海里的续航能力。除了船用油料之外,承担22次科考航空任务的飞龙公司两架直升机的“血液”也同时上船,直升机所需的航空煤油被装在大油桶里,用船上的吊车直接吊上飞行甲板。由于航空煤油易燃易爆,考察队近些天实行了严格的禁烟措施,“老烟枪”们只能在船上指定的几个特殊地点过瘾。

  雪地车:极地探险的保障

  除了例行的油、水补给外,昨日起运抵“雪龙”号的另外一批物资显得更加特殊,这些物资是远从国内送来的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的科考设备。记者在码头卸货现场见到,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所必须的特殊装备——雪地车,已经被分解成若干备件,分别装进大木箱里吊装上船。其他一些必备物品如雪橇和大洋考察所需的XBT水文探测仪也同时运抵码头。

  格罗夫山考察分队队长琚仪太说,这两辆雪地车将运送11名内陆科考队员穿越“不可接近之极”,直抵格罗夫山,由于雪地车任务艰巨,状况好坏又关系到内陆队队员们的生命,因此并未随队从上海出发,而是在国内经过最后检修后才空运到澳大利亚。此外,格罗夫山队还将随队携带1.8吨航空煤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而内陆队又远在直升机航程之外,这些煤油将起到“救命”的作用。

  在从国内运抵的补给品中,专送给越冬队的两个大箱子格外引人注目,箱子里装满了书刊杂志和各类影碟,这是17名越冬队员在485天里的精神食粮。越冬队员,来自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王卫无表示,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将支持他们度过漫漫极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苦中作乐,是越冬队员们的“战友”。此外,22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员所需的粮食、肉制品、压缩蔬菜和新鲜蔬菜等也将在近两日运上船。

  全船人员齐上阵完成补给任务

  如此繁重的补给任务,短短几天的补给时间,仅仅依靠船员和有补给任务的分队干活是忙不过来的。从12月5日起,“雪龙”号全体动员起来,在领队魏文良和领队助理孙云龙的带领下开始运货上船。从船员到船长,从科学家到普通队员,都帮助运送沉重的箱子,蚂蚁搬山般将码头上的物资运走。

  领队魏文良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历来有无明确分工、有活大家一起动手的传统。全部补给工作在12月9日结束。

  当地居民、旅澳华侨和留学生热情高

  “雪龙”号人缘好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弗里曼特尔电

  根据考察队的日程安排,“雪龙”号在弗里曼特尔靠港补给期间,除了考察队员可以在船上接待亲友同事外,原则上“雪龙”船不对公众开放参观。但是“雪龙”号引起了不少当地居民的热情,尤其是旅澳华侨和留学生,更把祖国科考队的来访当成了一件大事。

  珀斯市赶来中国留学生

  12月5日下午,刚刚靠港的“雪龙”号前就迎来了第一批闻讯赶来的中国留学生,他们5位一年多前来澳。就读的学校最近的在珀斯市,还有人住在昆士兰州的其他城市,从当地的中文报纸上,他们知道了“雪龙”号即将来澳的消息,于是赶紧跑来。但是根据纪律要求,几个人不能上船,他们近乎哀求地费了半天口舌,只被允许在舷梯下与“雪龙”号合影,最后还是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专用码头。

  12月6日,不甘心的他们再次来到码头,诚意实在令人难以拒绝。经请示,小郑等5人被特批上船参观。

  年年来送水果的沈阳老乡

  刚到弗里曼特尔的时候,记者就听说当地有一家中国人开的市场,每年“雪龙”号停泊期间,热情的市场主人都要开着卡车为科考队送来当地的新鲜水果。

  12月8日下午,记者果然在“雪龙”号上见到了这位同胞——来自沈阳的老乡王军栋,当时他正开车给科考队送来几箱澳洲橙子。同胞之外,老王和记者还是辽宁老乡,见面格外亲切。王军栋从沈阳来澳大利亚已经8年了,但还是满口的东北乡音。“‘雪龙’号和科考队,就是我们澳洲华人的亲人。”老王表示,临别时,他再三叮嘱记者要把他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告诉父老乡亲。

  澳洲小伙子自称崇拜郑和

  在近些天涌来“雪龙”号参观的人群中,澳洲当地居民也有不少,虽然多次停靠弗里曼特尔的“雪龙”号已经是澳大利亚人的老朋友了,但大家对这艘考察船还是充满了好奇。虽然不能上船参观,但合影者络绎不绝。

  在参观的澳洲人人群中,一位穿着胸前印有郑和宝船图案衬衣的澳洲小伙子颇为引人注意,这位叫安蒂斯的小伙子自称是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崇拜者。为了拍下一张“雪龙”号的全景,安蒂斯甚至跳下码头,蹲在30厘米宽的木制挡板上拍照。

  对于“雪龙”号在澳洲当地引起的热潮,领队魏文良表示,“雪龙”号和科考队的大受欢迎证明了澳洲人民的真挚友谊,更证明了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声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