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她把梦想留在了中国 一个美国女画家的山东深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8:19 青岛新闻网

  她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中国,也把自己对抗癌的梦想留在了中国。

  今年11月14日,83岁的美国女画家莫瑞尔·迪拉普兰在济南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瞬间。在她弥留之际,老人决定把自己的部分遗产捐赠给三年前成功救治她的于保法教授进行抗癌研究。老人生前回首这三年来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多彩生活,很感激于保法教授给了她这么多可以让生命更充实、更精彩的时间,让她可以把自己心愿一件件了却,让她可以带着
父母赐予的完整的身体,回到天堂里的父母身边。虽然她后悔这次发病时在墨西哥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让自己的身体机能衰退到没有时间让于保法教授施展他的医术,她还是感谢在生命里最后的时间,终身未婚的她,还能有她的中国儿子于保法一直陪伴她从美国回到中国,伴随她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道路。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莫瑞尔·迪拉普兰出生于1922年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是位拥有高超的表现人物精髓和精神能力的杰出画家。她曾经为阿拉巴马州州长和弗鲍斯先生、帕特·布恩、安尼塔·布莱恩特和前总统候选人帕特·罗宾逊等政治家、社会精英人物画过像。

  不幸的是, 2002年6月,莫瑞尔感觉身体不适,经美国几家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在美国治疗乳腺癌的最好方法就是切除乳房,只有切除乳房,才能把病灶一块去掉。但也不敢保证它的成功率是100%,因为也有这样的病例,乳房被切除之后,过一段时候病灶又转移到别的地方了……"莫瑞尔有些不知所措。接受医生的建议做乳房切除手术,不但丧失了女性美,还不一定能彻底根治;不接受医生的建议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思来想去,她做出了让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为了保留父母给与的完整身体,保留女性独有的特征美,她放弃治疗。在她看来,美有独特的含义,美是有神性的,美是上帝和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莫瑞尔此后又辗转了数家医院,试验了许多保守疗法,但病情却在一步步的恶化。2002年11月,莫瑞尔身上的肿瘤逐渐增大并开始溃烂,强烈的疼痛折磨得她寝食难安,苦不堪言。

  一天,她在和一位朋友的闲谈中了解到中国有一位叫于保法的医生,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不开刀治疗肿瘤,而且疗效非常好,已经有好多美国患者经他治疗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这个消息让莫瑞尔眼前一亮,待她终于辗转找到了于保法教授的联系方法时,莫瑞尔欣喜若狂,从内心感觉到上帝是公平的,并且对她格外偏爱。莫瑞尔说,从我知道于教授的"缓释库疗法"后,我的内心就感觉到上帝一直在催我:赶快去中国,赶快去中国……。 在了解了莫瑞尔的病情后,于保法教授心中充满了兴奋和不安,兴奋的是根据莫瑞尔的病情,完全适合"缓释库疗法"治疗;不安的是当时中国正是非典时期,邀请远在异域的莫瑞尔来中国接受治疗肯定是有风险的,一旦莫瑞尔在中国出现危险,谁能负担的起这个责任呢?经过再三的思考,作为一个肿瘤医生,他不能看着病人就此失去治疗的机会,最后他下定决心,邀请莫瑞尔来中国治疗肿瘤,在那一刻,他知道,就像一场赌局,他把一切都压在了上面。

  于保法并不知道,在他的思想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候,大洋彼岸的莫瑞尔也在进行着一场"斗争"。当莫瑞尔对亲友们宣布,她要去中国山东泰美宝法肿瘤医院接受"缓释库疗法"治疗时,亲友们坚决反对,一是美国的设备和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中国绝对不会超过美国,这个"缓释库疗法"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二是去中国那么落后的地方治癌症,本身就够疯狂的了。而且现在是SARS病毒正在全球流行时候,这时去中国简直是双倍的疯狂。 莫瑞尔一时感觉孤立无援。在这些反对的声音当中,独独只有莫瑞尔的妹妹毕佛莉支持莫瑞尔去中国治疗。毕佛莉对亲友们说:"美国的设备虽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它却只有200年的历史,历史经验太少。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历史经验太丰富了,所以我和姐姐一样的相信中国,我认为姐姐的决定并不是发疯,而是上帝的安排。我不但支持姐姐去中国治疗,我还要陪她一块儿去中国!"

  2003年4月16日15:00,辗转万里来到中国的莫瑞尔开始了她的治疗,随着缓释药物缓缓注入体内,莫瑞尔开始了她在中国为期一个半月的疗程。治疗出奇的成功,没几天,莫瑞尔疼痛感就完全消失,能正常进食了,精神状况也好了很多。中国向来有70莫留饭,80莫留宿的古训,而癌症的凶险和声名狼藉又何逊于此呢?80岁了,古稀之年,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吗?她即要活着又要美,不远万里来中国治病,所以医院里的医生和患者都对她钦佩有加。人们询问莫瑞尔在美国和中国治疗不同的感受,谈到美国的治疗方法时,莫瑞尔有点生气,美国医生只会切除乳房。我患了癌症,是上帝对我的惩罚,我本身已经够痛苦的了,可美国医生为什么要切除我的乳房,再惩罚我一次呢?这简直是犯罪呀!

  莫瑞尔打了一个比方,一把椅子一条腿坏了,一个好的工匠是设法如何把这把椅子腿给修好,而不是把它给锯掉。她说于保法就是这样一个好医生,他是在修复病人的伤痛,而不是靠再制造另一次伤痛来达到目的。

  莫瑞尔选择中国是选对了,她不但得到了满意的治疗,也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里,于保法待她就像对亲妈妈一样,在生活上照顾得十分周全。医院里专门为她订做了特制的饭菜,并专门配了会说英语的护士为她做翻译、陪她聊天。她爱吃菠萝,而因为季节不对,医院又在东平农村,根本买不到,于保法专门几次从济南给她买来菠萝……由于治疗得当,精神愉悦,莫瑞尔的病情很快好转,身体状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以至于治疗一个多星期之后,莫瑞尔又重新支起了画夹,拿起了画笔。

  莫瑞尔病后画的第一张画,是于保法的肖像。

  每天,查完房之后,或于保法有空时,莫瑞尔总要把于保法留在病房里,仔细端详半天,然后开始动手给他画肖像,平时画一幅人物肖像,一两天就完成了,而她给于保法画的肖像,却整整画了四十多天!而这四十多天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在这幅肖像画上。拿她的话来说,每见到一次于保法,她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她必须把这些感受再融进画里,否则,她自己是不会满意的。每见到于保法一次,莫瑞尔就要把画作改动一次,这幅画总是画不完,所以于保法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永远也画不完的画"。他曾和莫瑞尔开过一个玩笑,说我的肖像在你的笔下诞生了,所以你就是我的肖像妈妈,也可以说就是我的妈妈了!听完于保法的话,莫瑞尔爽朗的笑了,目光中充满母性的慈爱……

  这时于保法的心中何尝不充满感慨:母爱他已经失去了20年,这些年来,他一直渴望能有一双母亲的眼睛这样注视着他,温暖他,给他力量。现在,他得到了,所以在莫瑞尔端详着他做画的时候,他显的格外的安静,一位美国母亲和一位中国儿子在默默的交流,两人之间母子般的深情也在画像的不断修改中升华。

  莫瑞尔曾经说过:我听说在日内瓦的诺贝尔奖颁奖大厅里,有一个座位始终空着,那是留给攻克了癌症的人类救星的。我想,如果有一天这个座位有人坐了,那肯定会是于保法。这与其说是一个癌症患者对自己心中医生的期盼,不如说是一个母亲对儿子将来成就的渴望。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多月了,莫瑞尔在保法肿瘤医院的治疗非常顺利,癌细胞已被彻底杀死并排出体外,她可以出院了。

  出院的前一天,莫瑞尔终于完成了那幅被于保法称为"永远画不完的画",她郑重的将手中的画像交到了于保法的手中,就在于保法准备接过的时候,莫瑞尔突然发现,于保法的头发又长了。于是,她又拿起了手中的画笔,进行了修正。于保法解释说"因为明天她就要出院了,所以今天画像才画完,如果不是出院的话,这幅画将会永远的画下去……"2003年的冬天,莫瑞尔从大洋彼岸给于保法寄来了卡片,卡片的主题照片正是她,她身着滑雪服,正在奋力的滑雪,人们看到的仿佛不是一位身患癌症的八旬老人,而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运动健将。2005年11月7日,也是莫瑞尔的生日,于保法教授又接到由莫瑞尔兄妹三人联合发来的贺卡,卡片上写道:"她们三人研究决定授予于保法教授诺贝尔奖"收到这张卡片,于保法教授心绪万千,虽然莫瑞尔兄妹三人是用开玩笑的口气写的上面的话,可是他却可以分明的感受到莫瑞尔兄妹期望他攻克癌症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好愿望。二十多年前于保法自己的母亲死于癌症,那时他束手无策,但是后来他奋发走上了抗癌之路。今天这第二位母亲的期望,又为他在抗癌的道路上添加了无穷的力量。从那时起于保法教授就把这第二位母亲的期望铭刻在心。

  一晃三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再加上连续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莫瑞尔的身体开始衰弱,免疫力开始降低。免疫力的降低导致了肿瘤的肝转移,在墨西哥时,她的病症又一次发作了。墨西哥医院的医生们宣布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并对她进行了大剂量的化疗。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像三年前一样,莫瑞尔做出了另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到中国去,她要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留在中国,因为这里有为她治疗癌症的中国医生,更有一位和她有母子深情的中国人--于保法。

  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2005年11月7日,于保法飞赴美国将莫瑞尔接到了中国。还在飞机上,因为大剂量的化疗,老人的四肢就开始肿胀、痉挛,皮肤痒痛,严重的化疗副作用导致了老人的呼吸系统及其它脏器严重受损,口腔粘膜大面积溃疡,白细胞降到600,免疫力极度衰弱,呼吸道炎症、心肺衰竭程度不断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保法教授还是尽全力对老人进行了救治。可是上帝看来真的要把老人带走了,这次老人没有三年前那么幸运了,弥留之际她时常把于保法教授叫到跟前,喃喃说着她的期望:她终于可以带着完整的身体回到父母的身边;感谢她的中国儿子让她多活了三年,并在这时间里把自己的生命更精彩的绽放;感谢他陪伴她走过生命里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终身未婚的老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决定将她的部分遗产资助于保法的抗癌事业,以期于保法早日攻克癌症,让更多的人可以做到美和生命共存。人总有一死,但意义不同,她的去世与捐赠,激励着走在抗癌战线的人更加努力奋斗,激励着活着的人们构成医患抗癌联盟,构成更和谐的社会抗癌同盟。

  为了纪念这位慈祥的"母亲"、抗癌老人,于保法教授决定,将原拟冠名"保法"的医学院、医院和医学研究院全部更名为--莫瑞尔肿瘤医学院、莫瑞尔肿瘤医院和莫瑞尔肿瘤研究院,同时为她建立纪念馆并为她塑像,以供后人永远缅怀这位美国画家为抗癌事业做出的奉献。(孙晓琳)(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13日电)

  责任编辑:林彦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