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企业技术中心的品牌是如何形成的:与省经委技术创新处樊文彬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4:00 山西日报

  当自主创新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时,这标志着“中国制造”孕育着向“中国创造”转变。“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导思想写进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更标志着我国从生产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地处中部、身处能源要地的山西,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实现赶超,惟一的选择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

  从2001年开始,山西省经委技术创新处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委托社会中介组织牵头开展了我省企业、行业技术中心的年度评价工作,逐步完善了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中心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已显雏形。“技术中心”已成为极具影响力和含金量的品牌,其无形资产也在日趋增长。近日笔者就我省技术中心和创新能力的建设同省经委技术创新处樊文彬进行了交流。

  :“技术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也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其管理方式、建设模式以及相关理论十分欠缺。我省的技术中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什么?

  樊文彬:技术中心的建设虽然时间短,但由于顺应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符合我省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符合企业整体技术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认同。199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出台对企业创新体系建立的政策措施,这在企业发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省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问:在我省一些成长性高的企业中,都毫无例外地建立起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也成为这些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所在。推进和引导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樊文彬:首先,是理念创新。过去我们总是片面地认为企业技术中心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组织,其实技术中心的开发要按照企业总体发展的要求,准确地说企业技术中心是一个技术经济组织,即企业是以技术牵头,生产、财务、营销、供应的各个环节共同参与的综合部门。

  其次,出台政策,有规可依。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指标体系》等。今年9月份,省经委会同省财政厅、太原海关、山西省国税、地税局、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山西省省级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这些政策措施,使我省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有章可依,有制度可循,有程序可操作。技术中心的管理、认定、评价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再次,把住入口出口,注重提高质量。省级技术中心的认定和年度评价是技术中心管理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也是保证省级技术中心整体水平的两道闸门。这几年来,我们本着宁缺勿滥,控制数量,保证质量的原则,把好入口,控制出口。每年的技术中心年度评价都是委托社会中介组织严格按程序评价,几年来共有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因为评价不合格被取消资格,20余户技术中心受到黄牌警告。严格的评价制度,使我省技术中心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最后,加强沟通,提供创新平台。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都是我省各行业的排头兵和龙头企业,重要的是加强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交流、人才交流及经济技术合作,为他们创新沟通的机会。

  问:技术中心的建立,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还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科研体制的改革,以市场为需求的研发机制正在形成。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我省的一些优势企业已经纷纷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依托国内知名大学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开始寻求走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在这方面你们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与制度创新?

  樊文彬:1996年,我省开始启动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而当时的情况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仍带有较强的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突出表现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首先,从制度上建立起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创新的政策,使企业技术创新从低水平的技术繁衍到高水平的创新转变,而且在制度上建立起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体制,使企业技术中心逐渐成为企业的决策信息和培训中心。

  其次,摒弃传统的企业模式,通过利益把企业建成利益攸关的共同体,使每一个成员都把个人追求转化为共同的目标。在内部的制度设计方面,注重利益导向,在校企间组成紧密的共同体。

  问: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也将体现在技术能力的强弱上,技术中心的建设对企业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你们将在“十一五”规划中体现出哪些特点?

  樊文彬:为了做好“十一五”规划,我们改变过去在专家和管理部门中找规划的做法,而是从调查企业与市场需求中寻求规划。从今年七月份开始,我们处与山西财经大学共同搞了一个“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调查,设计了一个包括114个选项,涉及800多条的“需求调查表”,下发到企业、专家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这一做法在我省乃至全国还是第一次,力求使“十一五”规划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主体在企业,但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企业发展脱离不开社会整体的影响。您认为企业创新能力除了市场的导入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哪些强有力的支持?

  樊文彬: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考核主要还在产量和产品的销售额以及企业上缴利税上,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却没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这就造成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高于长远能力的培育。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考核体系的创新、资金投入的创新等。

  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生态链,这一“生态链”不仅仅是市场在起作用,还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或导向,同样包括公共研发平台、资本市场、法律等中介服务组织。创新主体包括技术人才、企业、科研院校等,而政府的作用就是搭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平台。

  耿健(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