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贵州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08:48 贵州日报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

  近几年来,文化产业正在全球迅猛发展。按照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文化产业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即是说,文化产业是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求而生产特殊产品,或者提供场地、环境、服务及其组织活动而获取利润的各种合法行业的总称。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或者说主要方面,包括新闻出版、书报刊营销、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制品、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演出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2004年,全省出版图书(包括新书、重印、租型)1076种,其中新书600多种,销售收入达12526万元。全省现有报刊135种,其中报纸46种(校报12种),期刊89种(社科类期刊3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26种、学报31种)。

  全省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达2.2亿元,贵州有线广播电视有限责任公司的网络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6亿元,近期又引进浙江南都集团公司7000万元资金,用户收视费约4000万元。音像、唱片器材公司等年均收入约200万元。电视剧制作年均20集左右。报业方面,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集团由《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西部开发报》、《经济信息时报》、《新报》、《文摘》报、《新闻窗》杂志和《金黔在线》网站七报一刊一网站组成。2004年底,集团拥有总资产2.24亿元,年销售收入1.78亿元。各类报刊期发60万份以上。

  2004年,贵州的艺术表演取得较大成绩,由遵义市杂技团、省歌舞团联合创作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之一的杂技主题晚会“依依山水情”在北京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展演,随后赴匈牙利、意大利、法国举办的艺术节中又获多项大奖。贵阳市京剧团的《巾帼红玉》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都匀市歌舞团的“苗山节拍”参加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获优秀节目奖。全省各地举办了盛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会、白云风筝节大型演唱会、世界电信日巨星演唱会、“同一首歌走进林城”大型演唱会等,促进了演出市场健康发展。

  2004年,全省城市电影实现放映收入500多万元,除贵阳市几家比较大的影剧院盈利外,其余多数亏损,农村电影放映还需要县级地方财政补贴和争取社会力量的资金赞助。全省有民营文化娱乐场所约15000户,网吧电脑6万台,创造收入720万元左右。

  目前,贵州有公共图书馆90个,具有代表性的为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遵义市图书馆。博物馆除贵州省博物馆、雷山郎德露天博物馆外,还有六枝梭嘎、花溪镇山、锦屏隆里、黎平崇安等民族生态博物馆及20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

  2005年举办的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为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在推动旅游、弘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7月,全省旅游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38.5%,已签订旅游招商项目49个,总投资达74.6亿元。“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及随后的“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也是贵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次成功尝试。“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及“多彩贵州风”的演出,按市场经济观念来进行策划和运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拍手叫好,认为展示了贵州的新风彩、新面貌,是大手笔,也大长了贵州人民的志气。

  不过,从总体上看,贵州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无论与东部地区还是与邻省比较,差距都较大。据有关资料,贵州文化产业的总资产为10亿多元,而四川省文化产业的总资产为200亿元。这表明,贵州的经济总量小,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少,市场小,规模不大,加上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困难更多。此外,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力度亦不大。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

  加快贵州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从省情出发,大胆创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甚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和神秘的夜郎文化等,都是贵州的优势。要以这些优势,吸引世人的目光。图书出版发行、影视音像制作、休闲娱乐、文艺演出、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都要围绕打造贵州文化品牌做文章,以吸引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更多人群。

  文化产业既是一项新兴产业,就应从战略的层面进行谋划,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部门除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外,应设立文化产业启动资金(或发展基金),有偿借贷,流动使用。文化产业启动资金重点扶持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演艺业中有发展前景和市场

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重大项目,以此为龙头,逐步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实力。此外,还应设立文化产业贴息资金,对全省一些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工程给予贷款贴息,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贴息资金可通过财政拨一点、向社会筹集一点、从返还的娱乐附加费和广告附加费中抽出一点来解决。

  文化产业是服务型产业,最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渠道和领域。鼓励非文化部门、民营企业与企业集团(含境外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并实行鼓励政策,如非文化部门的企业家、企业集团与文化部门联合兴办文化产业,可以按股份比例享受有关政策优惠;以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名义设立“十佳兴办文化产业的优秀企业家”荣誉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与表彰。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文化事业单位可以吸纳内部及社会投资,大力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盘活现有资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协同作战,以“多彩贵州风”为龙头,在影视作品、音像制作、图书出版、文艺演出及书法绘画等方面,挖掘和反映贵州革命

传统文化、深厚的民族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和贵州名人等,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同时,采取各种模式实现集团(公司)企业化的管理,推动组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文化企业集团,促使贵州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鼓励文化事业中可以产业化的部分向文化产业转型,其转型期可暂定5年,在这5年中,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如文化体育单位为推动产业进程,可以利用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对原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房屋、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其增加部分可以出租、出让,收入所得作为本单位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免交所得税。文化体育部门兴办的文化产业企业,每年可以从盈利中提取20%作为事业发展费用,其余作为产业发展资金,通过自身积累、流动发展,逐渐扩大经营规模。

  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可成立一个负责推动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挂靠负责文化事业牵头的部门,负责制定文化产业规划,进行发展的

宏观调控,培训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地方的协调工作,收集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与国内外的对应机构进行联系和谈判,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各文化行业协会、文联等组织作用的发挥。

  (执笔:肖先治)

  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