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抓文化促和谐——新溪镇奏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0:00 大华网-汕头日报

  □本报记者李敏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市“十一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为反映我市各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专栏,敬请读者留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近日,记者采访了龙湖区新溪镇,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文明和谐、文化氛围浓烈、生机勃发的新农村。

  建文化中心让农民乐开怀

  新溪镇的农业人口占95%以上,在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祖祖辈辈务农为生。由于地处偏僻,工业一直都得不到较好发展,全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民被束缚在贫瘠的土地上,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很差,治安混乱,一度被列为省重点监控的镇之一,一派难以为治的状况———怎么办呢?2003年,镇党委政府以区划调整为契机,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抓精神文明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把大抓文化建设、文化大镇的设想,化为镇里的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的共识。

  去年7月,在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新溪镇筹资160万元,按省一级文化站的标准建设新溪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配套艺术展览厅、多媒体信息厅、舞蹈练功厅、图书储藏阅览室、党员活动室,以及文化广场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添置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器材一批,组建了灯谜、象棋、潮乐、文学、书画、乒乓球等群艺社团,使该文化中心成为集思想教育、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活动阵地。文化中心自今年1月竣工启用以来,因功能配套齐全深得广大群众的好评。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市委书记林木声、市长黄志光、龙湖区委张泽华书记等各级领导在考察该中心后均作出高度肯定。

  文化中心的建成,让农民乐开怀。每天下午4点一过,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各种文化活动气氛浓烈,许多村民都“准时”赶来“报到”,碰上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这里的乒乓球活动厅全天候向社会开放,书画辅导班、舞蹈培训班相继开学。各种文体社团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活动。文化下乡的队伍到了新溪也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今年5月,市诗书画文化研究院知名书画家一行到文化中心采风,现场挥毫泼墨。10月全镇举办“读书活动月”活动,读者云集,图书阅览室成了新的公众集聚场所。

  乡村的文娱生活丰富了,吵架闹事的人少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镇文化中心的建成启用,标志着新溪镇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龙湖推进文化大区建设工作在农村的一个新亮点。村民们评价说:文化中心的建设合咱农村人的“胃口”,真正是民心工程。

  抓精神文明让农民头脑先“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新溪镇党委政府贯彻“以德治镇”方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抓好干部队伍理想教育和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现在的新溪镇农村,乡村文化生活蓬勃发展,每逢节假日,射虎之声不绝于耳;群众自发组织的潮乐小组总是乐意为群众送来古乐乡韵。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成了群众的自觉行为。殡葬改革不再是“老大难”问题。婚育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人口出生率从五年前的11.45‰下降至当前的9.73‰,多孩率已控制在0.17%以内。群众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尊老敬贤,民风纯正,精神文明建设显示出了良好成效。2004年初,在龙湖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号召下,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新溪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蓬勃开展。用“新起点、新环境、新风貌———创文明百佳”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把全镇六万群众意志统一到龙湖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和谐龙湖、文明龙湖、效益龙湖的目标上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扎实开展,顺民心、合民意。并在全镇机关部门、服务窗口中开展“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各村(居)认真对照文明村标准,搞好创建活动,并在村里营造争当文明村民的良好氛围。在镇内企业中加强企业道德素质建设和文化建设,号召其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连年来,不少企业主动扶助贫困家庭,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好人好事连续不断。新溪镇还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站、文化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并树立中三合为文化先进村、下头合为法制示范村、大兴村为科普村,以典型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抓民心工程构筑和谐新溪

  上世纪90年代,新溪镇曾经一度出现土地开发热的泡沫经济现象,负面影响至今难以完全消除。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成了新溪镇党委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又一大课题。区域调整后,新溪镇认真规划实施了“十项民心工程”。两年多来,多方筹集并已投资各项民心工程建设已超过3500万元。

  民心工程一定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村民子女“入学难”问题。近两年来,新溪教育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镇委镇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60万元扩建二所中学教学楼3845平方米,新增学位1200个,直接支持农村各小学各项建设110多万元。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做法也调动了教学积极性,全镇形成了尊师重教、兴资办学的风气,教育质量一年更比一年好。2004年度,高考录取率为77%,本科线以上占12%;2005年高考录取率为98%,本科线以上占30%,中考上区重点学校以上147人,比增126%。

  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问题上,新溪镇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抓好下头合等4个试点村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抓好扩面工作,目前全镇已有11个村近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66.5%,2005年已有437人次享受到医疗保障经费70万元,有效地减少群众因病致贫现象,新一年扩面工作覆盖率可望达至85%以上。同时,新溪镇积极稳妥实施新溪卫生院改革,引进人才、资金、设备,通过实行院长负责制,激活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有效地盘活了沉淀10年的1200多万元资产,使新溪卫生院门诊量从改制前的一个月最低8例快速跃升为每日100多例。

  为进一步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发送道路交通环境和办公环境,新溪镇投资780多万元完成文化路水泥路面、新凤路素土路面、中兴路水泥路面和排沟石、金津大桥等路灯配套工程,进一步改善和美化道路交通环境,全镇“五纵八横”路网格局更臻完善,路网密度增加至3.24公里/平方公里,道路数量增至72条,总面积达148万平方米。如今的新溪镇,路变宽了,村道变整洁了,夜晚的村庄也更亮了。

  新溪镇的自来水厂扩建增容工程也正在分期实施,水厂二期工程使日产自来水从1万吨提高到3万吨,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新建敬老院和“星光老年之家”配套健身、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建设北中、西南报警执勤点,配套全镇治安对讲系统,充实治安联防队伍,有效地遏制了“双抢”和盗窃等犯罪行为;垃圾处理场和4个中转站的建设使全镇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按四级服务所标准配套建设的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楼改善了计生服务条件……民心工程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新溪的投资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得群众拥护好评。

  抓工业兴镇谋划美好未来

  新溪镇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通过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措施,强化服务效能,扶助企业增资扩产等办法,实现经济质量有新的提升。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首超10亿元,达到10.21亿元,比增14%。今年1月至10月份,已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2.47%。招商引资及企业增资扩产取得突破,去年以来成功引进了业兴隆织造、博川服饰、黄氏锻艺等多个项目,计划投资超3亿元;新增规模上企业3家,10家规模上企业占全镇工业总产值比重增至三分之一强,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06家。全镇初步形成以机械制造、印刷、服装毛织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

  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新溪还注重提升企业品牌及科技含量,全镇9家规模上企业共拥有国家星火和火炬计划项目4个,省、市级科技项目11个,专刊49个,注册商标12个。绍河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和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被龙湖区评为“创品牌优秀企业”,“绍河珍珠”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今年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和东田转印有限公司又有新技术分别获得龙湖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在加强管理上,对引进企业和增资扩产项目首把环保关、效益关,坚决杜绝高耗低值、污染环境的企业落户新溪。同时加强产值和税收管理,在增加总量提升素质上出效益。新溪镇在强化依法治税的同时,尽量挖掘税源,争取创收,进一步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坚持收支二条线,控制支出,增强经济调控能力。在经济略有盈余情况下,合理安排资金,逐步偿还历史欠款,三年来,已全部偿还有关历史拖欠工程款,总计2100万元。

  新农村新蹊径□本报评论员

  把目标化为现实需要探索、需要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龙湖区新溪镇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他们走的是建设文化氛围浓烈、文明和谐新农村的新蹊径。

  根据不同实际,建设新农村有不同的突破口。新溪镇的新蹊径就是从文化入手,为农村的和谐稳定提供文化支撑。该镇一度被列为省重点监控镇,治安混乱,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很差,如何从乱到治?这的确有不少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一条长远有效的途径,而如何提高首先就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新溪文化活动中心凝聚了农心,丰富了乡村文娱生活,更是在不知不觉中使农民走向文明习俗,成为和谐稳定的“催化剂”。要让文明之风常吹,还必须精神文明建设常抓。新溪镇各种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使移风易俗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殡葬、计生等改革不再是“老大难”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汕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新溪镇的探索给我们不少启示,重要一点是改变农村面貌既要整治村容村貌,又要焕发农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促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我们期待更多新蹊径,不断推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